楼主: 南方***

[煮酒论史]--地域文化(转载文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系列之 绝色重庆
1
  好大的气魄!
  
  一座城市,竟然占了两条奔腾的大江。黄涛拍岸的是长江,碧水荡漾的是嘉陵江,两江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在这座城市热闹汇聚,然后以“夹马水”的壮观景象激活这座城市生机和希望。
  
  两江融为一条大江,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东滚滚逝去。城市顺势砌起一座码头,名曰“朝天门”,不分昼夜,吞吐着这座城市无穷涌动的野心和欲望。于是,这座叫重庆的江城,有了雄起飞扬的资本,也有了气势磅礴的志向:贯六峡两江之汇,率九宫八卦之冠,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楚之群船。
  
  在惊叹重庆大开大合的壮美景色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感叹,与别的城市相比,正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赐予重庆有一个绝好的城市底版。重庆野心浩大,所以傍水,就要傍两条象模象样的大江,重庆气度雄浑,所以还要依山,西北两面纵横着华銮山和大巴山,东南再靠一座武陵山,于是,环城皆山,穿城是水,重庆占尽了山水脉象,有山之绵长,有水之潋滟,一座城市,江城和水城的气韵相互交叠,美得无以复加。
  
  也许正是这般景色美得太过雄奇、甚至有点霸蛮,才使得历代诗人搜肠刮肚,也觅不得妥贴的词来形容,正如清时重庆临江楼的一幅名联所叹:好容易搜出诗来,写点江山景物;不得已推将天去,让他楼阁峥嵘。
  
  因为城市是倚山而筑,建筑层叠耸起,错落有致,道路盘旋而上,蜿蜒曲折,加上主城所在的渝中半岛,三面临江,于是,欣赏这座城市的惊艳,最好的时机莫过夜晚灯火辉煌时。正如古诗所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重庆夜景自古有名,并有“字水宵灯”的雅号,是为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
  
  如今,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再辅以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光,夜的重庆,更显得流光溢彩,气势磅礴。或是层见叠出的万家灯火,或是干道桥梁的车流彩带,或是绕城江面的舟船流光,构成一片高下井然、远近互衬、交相辉映的灯火海洋,使得整座城市如梦如幻,如诗如歌,俯仰顾盼间,处处闪烁着动人的快乐、五彩的诱惑。
  
  对于重庆夜色美丽的修饰,用再多的形容词也不过分,但最直观的办法,还是不妨亲自前往,或登枇杷山公园的红星亭,或上鹅岭公园瞰胜楼,或去南山一棵树的观景台,登高极目远望,刹那间,你就会明白华丽形容词背后的视觉震撼,也就不难理解“不览夜景,未到重庆”的说法了。
  
  欣赏重庆美色的另一个不可错过的胜地,便是大名鼎鼎的解放碑了。当初,它象征着一个民族在战争年代抵御外辱的精神堡垒,如今,它则代表着这座城市在和平时期顺应潮流的时尚地标。这种耐人寻味的演变,是历史赐予重庆最好的礼物。人民以时尚的名义“解放”了传统的禁忌,于是,一座曾标志着血与火的纪念碑下,少了几份肃穆的庄重,多了几许鲜活的世俗。用快乐的生活告慰远逝的英灵,也许是最好的纪念吧。于是,解放碑可以坦然地挂上商务区的招牌,搭建起商业的舞台,展示一个城市的万般风情。
  
  据说,这个号称“中国西部第一街”的解放路商业步行街,是“打望”美女的最佳地带。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衣着时尚、气质各异的美女比比皆是。以各地步行街的口碑而言,“解放碑多美女”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作为这个城市最活跃的时尚人文分子,重庆美女为解放路,也为重庆城平添了不少“时髦”的味道和风采。而这一点,除却重庆城山青水秀的水土造化外,也与巴人自古就有把握时尚风向的天资有关。在2000多年前宋玉的《对楚王问》里,有这样的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这大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流行歌曲”吧。流行有流行的理由,正如老祖宗好歌善舞,引导民间潮流一般,如今的重庆姑娘,也对时尚有着天性的敏锐以及敢想敢穿的勇敢。于是,一座城市,经意不经意间,都可以收获到悦心赏目的惊艳。
  
  也正是重庆美女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和天然的亲和力,才使得重庆可以骄傲地将美女视作这个城市的一张时尚“名片”。世界上,许多城市也会选用某些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美女作为城市的形象大使,却没有一个城市和重庆一般,推出一个群体性的美女概念。也许是重庆对于自己城市的美女太过自信,而能代表这座城市的美女又太多的缘故吧(据报载当时有1800多名美女争当“城市名片”)。若真是如此,那么,对于重庆的美丽,别的城市,多多少少,都可能要滋生出一点点慨然的酸。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有时候,要见识一座城市的气质,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饭桌文化。
  
  重庆菜虽是正宗的“川味”,却因为放不下昔日陪都和今日直辖市的架子,非要刻意和四川划分开来,所以大张旗鼓提出“渝菜”的概念,誓言打造中国的第九大菜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庆菜花色单一、品种稀少,很难成一体系。便是从口味上讲,也不能说很有特色,充其量也就是嗜麻辣。可骄傲的重庆人为了追求一座城市的与众不同,在无法放弃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传统习俗的前提下,也只有一咬牙,在“狠”字上下功夫,让口味再麻辣些,在“杂”字上做文章,让形式更有特色点。
  
  譬如重庆的火锅,虽不是很有特点,但重庆人却能硬吃出些特点来。那就是多吃、常吃,大夏天吃。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主城八区便有一万多家火锅店,单一个不足9平方公里的渝中区,就有3000多家火锅店,由此可见火锅在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而重庆人最不可思议的一点,便是大夏天也将火锅照吃不误。众所周知,重庆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气温高达38度,可火锅店里仍然食客盈门,边吃西瓜,照烫火锅,吃得实在过瘾。虽说成都人也有同样的嗜好,可重庆人却伶牙俐齿,巧妙辩解说他们吃得更豪爽,吃得更精细,也吃得更讲究。甚至有作家形象总结重庆人吃火锅“或如武松打虎式”,“颇有梁夫人击鼓战金山之概”。于是,普通的火锅,可爱的重庆人竟也吃出鲜活生猛的性格来。
  
  除却吃得生猛,重庆人还善于在饮食方面追求刺激,大胆创新。还譬如重庆的火锅,除以毛肚为主的重庆老火锅外,又渐渐琢磨出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辣子鸡火锅、蛇肉火锅,甚至还有为外国人特配的西洋火锅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而放人火锅烫食的,更是无所不包,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真是“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长”,随心所欲,啥都敢吃! 对此,也只能佩服重庆人那张皮实的嘴,还有那副结实的胃。
  
  如果说重庆人的口味刁钻,大多时候其实也是他们自己和自己较劲。譬如重庆人独具匠心发明的江湖菜。顾名思议,江湖菜多指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来自江湖的乡野厨师自创的菜式。他们往往不爱照菜谱做菜,而是自创菜式,跟着感觉走,怎么麻辣怎么来。所以,判断一道江湖菜的真伪,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厨师是不是大把大把地往锅里甩辣椒了。譬如辣子鸡、麻辣虾、泡椒兔、南山泉水鸡、翠云水煮鱼等,都是风行一时的江湖菜。大概也只有重庆人敢把调料用得如此恣意,敢把菜肴做得如此霸道。他们用超剂量的海椒、花椒麻痹你的味觉,再用油亮亮、红通通的辣椒刺激你的视觉,并美名曰江湖气势和豪气。被披上文化外衣的江湖菜,正应合了重庆人某种微妙的心理情结,格外招重庆人的喜爱。大概在他们看来,只有大口吃这种霸气十足的江湖菜,才能与这座野心十足的城市相配吧。
  
  重庆的饮食文化虽然谈不上精到,却往往反常规,不拘一格,常常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譬如重庆在抗战时的陪都时期,许多西式的咖啡馆和冷饮店,竟然也引进中式火锅,一并经营,而现如今,重庆诸多中式餐馆,也会“中西合璧”,敢用青芥辣加酸辣酱配凉面,也敢在法国鹅肝上洒花椒粉。而在吃的声势方面,重庆文化界人士甚至提义要在两江岸边架火锅,说要将火锅摆到两江边上吃,并配以传统文化演出云云。也许你对这些吃法和建议感到惊奇,可在重庆这座城市,历来不乏求新尝鲜的饕餮拥趸者,因此,这般“异想天开”的饮食创意,也自然有它们的市场。这大概也算重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3
  
  除却美色,除却食色,重庆最耐人寻味的便是没有特色的特色。
  
  当初,一本以新锐见长的杂志将重庆定位为“第N城”,大概也是因为难言其特色。所以只能取巧、只好抽象地夸它未来的N种可能性。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辖地最广、设立最迟的直辖市,无论是发展潜力、地理位置、还是政策支持,重庆的未来自然有无限精彩的可能。便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承载8.24万平方公里,3000多万人口(2000万农民)的重庆,在奔向城市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依然缺乏一种可以统一、容易归纳的精神原动力。除却激情和干劲,这座城市也还稀缺深厚一点、持久一点的文化制动力。于是,这座城市的前进步伐自然显得更滞重、更艰难。
  
  也正是基于此,从政府到民间,每一个重庆人在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背后,才充满了压抑和焦虑。譬如一年前,重庆曾以政府的名义,打着“找寻纯正体现重庆人特质的人文精神”的旗号,全球征集“重庆人文精神”。这是一件令重庆人尴尬,让外人哭笑不得的事件。迷失的重庆,虽有以全球视野打量自我的良好的愿望,可细细想来,如果连自我都找寻不到,又如何让世人去了解呢?
  
  扣着直辖市大帽子的重庆,头昂得太高了。便是有参照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以及纽约的曼哈顿的浩大野心和梦想,也应知晓罗马非一日建成,更何况承建一座城市底蕴的文化呢?
  
  重庆在一味刻意“去四川化”的同时,其实也太过急燥地切断了传统文化的根系。于是,城市文人刻意梳理出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等,都无法提供启动这座城市飞奔需要的启动能量。
  

  而另一方面,急于脱胎换骨的重庆又太过注重表面文章,却忽略培养现代化城市所需要的现代化科学知识。于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天空,张扬的多是虚张声势的招牌和花花绿绿的旗帜。几个所谓的文化“专家”,持把小铲,就敢说要塑造新重庆!几个所谓的策划“大师”,拿个罗盘,就敢说要为重庆指明方向!孰不知,城市现代文明的营建,需要的不是这种一厢情愿的纸面“规划”,更不是近似梦呓的点子“策划”。
  
  也许,关于重庆的特色和未来,我们不要太过匆忙地讨个答案,得个结论。先不妨去粉刷一新的吊脚楼后面,沿着被历史打磨得光滑无比的石阶,认真看看,我们是如何走过被匆匆翻阅,甚至被我们刻意忽略的岁月时光?也不妨穿过林立的高楼大厦,路过时到街上站在城市极限,的高楼上,仔细想想,除却林立的高楼大厦,幽蓝的玻璃幕墙,除却新锐的城市雕刻塑,时尚的广告招牌,我们还需要什么来承载这座城市的野心和梦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系列之 深圳那边

1
    
  观看这座城市的最佳视点,是从鸟儿的角度。
    
  深圳有鹏城之称,那么,这只鸟儿算是“扶摇直向九万里”的大鹏了。可惜,我们不能如大鹏一般潇洒,扎着翅膀飞上天空。对此深圳人非常清楚,所以才建了一幢“亚洲第一”的高楼——地王大厦,把你举到高空,去欣赏她漂亮的风景。众所周知,大都市的风景,唯有升到高处俯瞰,才能尽显其气势与风度。新闻报道说,深圳最近还开展了坐直升机观光的旅游项目。看来,最了解深圳美的还是深圳人自个。不管如何,或静或动,极目远眺,看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簇拥下的深圳城,建筑造型争奇斗艳,花坛草坪错落有致,路道车流顺达畅通,俨然一幅发达繁荣的现代都市画卷。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漂亮了!”
    
  当然,描述深圳,选择漂亮这个词语,未免太俗,可这是所有到过深圳的人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印象。再者,我刻意用“漂亮”,而不用“美丽”,不是玩什么语言游戏。而是私下以为,用美丽修饰的事物,多是从感情的角度出发,你可以修饰大地,母亲,甚至老太太。而漂亮,却与年轻有关,与本色有关。是的,深圳的漂亮,就在于其日新,在于其多变,人们对她的惊喜也正是对“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成长奇迹的心理赞叹。
    
  深圳的漂亮,先得益于天然的风景。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枕山面海、山湖风光优美的海滨城市。莫说秀致的西丽湖,莫谈旖丽的笔架山,便是大鹏湾里那块水碧沙白的黄金海滩,已经占尽春光一半,让你明白什么叫迷人,什么叫乐园。莫说香蜜湖畔明月弄花影,莫说红树林里候鸟舞蹁跹,便是梧桐山上那潭深不可测的梧岭天池,已经让你感叹连连,感叹什么叫天地造化,什么叫雄伟峻险。
    
  如果说深圳的秀美一半归功于自然,那另一半则得益于人工。是的,深圳是天地的宠儿,占尽了天时地理之便,一年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然而,贪心的深圳人还不满足,他们要把全中国最漂亮的风景都要搬到这里来,于是,便有了那个浓缩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锦绣中华园。深圳人对美的追求,是那样无休无止,于是,欲望继续膨胀,终有一天,索性把全世界的风景都搬了过来。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统统都照搬过来,然后,盖上民居,放些雕塑、挂点饰画,用浓郁的民族歌舞,用别致的风情表演,让景点动起来,活起来。于是,打开这个小小的“世界之窗”,让你一天之间,便能看遍整个世界。
    
  深圳的漂亮,无处不在。便是不看风景,便是不去游园,单就坐车在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兜一次风,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看椰风海景,看鸥鹭竞翔,看婀娜多姿的美人蕉,看铺花织绵的大花坛,那气势,那漂亮,理性点叫你心旷神逸,激情点足让你神魂颠倒。不信,你过来看看。
    
  深圳的漂亮,还在于年轻。
    
  是的,因为年轻,她才拥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扳指算来,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也不过二十四年。而就这短短的二十四年,却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变成一个世人瞩目的大都市。这里头,有战天斗地的豪情,有运筹帷幄的妙计,有披星戴月的劳累,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金手指。是的,深圳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便是撒一个梦的种子,只要肯努力,也能结出硕大的果实。如今,这个城市的发展,依然以神话般的“深圳速度”前进。查看资料,去年全市的投资中,几乎一半是基础建设,一半是房地产建设,这足已说明,这个城市,还处在苒苒开放的状态。城市年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构成,在三百多万的人口中,占三分之二多都是移民,而且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深圳的明天会更好。毕竟,只要年轻,只要上进,未来就会有无限辉煌的可能。
    
  因为年轻,胃口自然就好。作为中国第一个“敢吃螃蟹”的特区,深圳的勇气固然可赞可叹,但同时还能把螃蟹烹饪得色香俱全,吃得有滋有味,就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了。从某种程度讲,这也应归功于那什么都敢吃,什么都会吃的“深圳胃”了。在深圳,聚集了全国各类的美食,种类繁多,连西藏、新疆风味店都有一批忠实食客;还有日本菜、韩国菜、法国菜、意大利菜、泰国菜、印度菜……也都来凑热闹。若到华强北一带的食肆走一遭,只要具备一个结实的胃,你可以把八大菜系全吃个遍。其中,广东的海鲜与重庆的火锅是其主生力军。这也不难理解,除了口味,年轻人不就图个新鲜和刺激吗?
    
  年轻,自然花样也多。譬如说这个不夜城里的夜店。就有清吧、运动吧、车吧、重音乐吧、主题吧,甚至还有同性恋吧,真是五花八门,情调迥异。自然,电影院,茶馆,娱乐城,运动场,传统的娱乐项目一样也不少,只是都换了招牌,上了档次。如果喜欢,你可以都玩一玩,只要有足够的精力,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金钱。
    
  深圳迷人的风采,还应该感谢她的好姐妹——香港。这位毗邻而居的老姐,有钱有势,精明能干,而且姿色迷人,风情万种,何况,对于这个小妹,又是分外地照顾,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这个正处在发育期小妹一味效仿的崇拜偶像。这也就不难理解,深圳人最自豪的就是听别人这般夸奖:“去深圳,不知道还以为是香港呢。”
    
  这是小姑娘追星时“沾沾自喜”的心态,非常可爱。深圳提出的口号是:“新加坡的城市环境,香港的行政效率。”对于一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城市,一个明晰的定位,是必要而迫切的。而且,这个已经有了朦胧自我意识的城市,也开始主动有所取舍,有所判断。譬如说,新加坡坚持“鞭刑”,那叫城市的个性,深圳坚持不要,那也叫个性,当然,这也是个理性的选择。如你所知,中国的问题(如治安,如公德等),不是抽几鞭子就能解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2
    
  如果对城市进行人格化的描述,抛开历史和地位不谈,北京像牛气烘烘的“高干子弟”,上海是精描细琢的“红粉丽人”,南京是洗尽铅华的“贵族后裔”,西安是中规中矩的“学究老人”。与这些城市相比,深圳就要清新得多,可爱得多。与其表征最相似的,便是大连,但大连功夫多在面子上,自然要小气些。在以上类比中,许多人会不以为然,以为深圳只是个二级城市,与那些重量级城市相提并论,有“抬举”之嫌。不过,我们讨论的只是城市的气质和个性,与城市大小无关,何况,她也有这资格。
    
  漂亮和金钱,是产生自信最雄厚的资本。人是如此,城市也不例外。因此,我更倾向于把她看作一位有背景,有资质,并受过良好教育的豪门小姐。这种身份,如你所知,往往物化自信,放大品位,而且,非常在意身份。
    
  城市的自信,体现在那一幢幢建筑群的内外装饰,正如深圳男女的着衣打扮,精致而且昂贵。高档精良的宝马香车,流行时髦的名牌时装,外加真丝领带鳄鱼皮包钻石名表苹果电脑……被这些“酷件”装备起来,深圳人无法不自信,便是有点骄傲,你也没脾气。据说,深圳男人,穿袜子都爱穿日本原装有趾套的那种。可见,被武装到“脚趾头”的深圳人,不能不令你产生敬畏,正如旧上海小民崇拜大老板嵌镶的满口金牙。那才是真正的“金口”呀,唉,有钱没钱就是不一样。当然,时代在进步,财富在俱增,与时俱进的深圳人,自然不会扮装“钻石牙”的阔佬,太俗嘛,而且也影响胃口。但攀比心却还是有的。譬如你开一辆日产车去谈生意,而对手开了“大奔”,那完了,谈判桌上你肯定气短了一截,人矮了三份。
    
  品位,简直是这个城市的命根。深圳人最怕的,最反感的就是“俗”。对深圳稍有了解,你就知道这是一个高学历比例相当高的城市,而且,年龄构成非常年轻,各类兴致也高,最关键的是收入也高。“三高”促成的结果就是“非常小资”。喝酒要XO,看戏要OPERA,打球要GOLF。你千万不要放什么“崇洋”或“媚外”的冷箭,人家有“与国际接轨”这块厚实的盾牌,射什么样的冷箭都没用。如今,这个城市,大大小小的酒吧,还是客满为患,依然浓郁着五光十色的异国情调,其实,这样没什么不好,中国人不见得一定要喝茶才算地道。何况,年轻的胃口,需要咖啡提神,也需要洋酒抚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理解。
    
  另外,深圳各类歌舞剧也正热闹地上演,都非常火爆,与此相关的国际戏剧节,歌舞剧大赛等,也都非常热闹。想想看,这也没什么不好,看看芭蕾舞,听听交响乐,无论意大利的古典,还是百老汇的现代,挺着肚皮唱也好,踢踏脚步唱也好,都来看看吧,只要你喜欢。富足了,小康了,萝卜白菜之外,深圳人自然有更多选择。何况,这些“阳春白雪”,又真是那样地好听好看。
    
  至于高尔夫嘛,是一项公认具备“贵族气质”的体育活动。高投入,高消费,常与“高雅、身份、品位”等代名词有关。这个三百来万人口的城市,就开有十多家高档次的高尔夫球场。看来,人气旺盛,市场不小,你要是有钱,有心情,玩上几杆也没什么不好。便是打得不好,学着摆几个漂亮的造型,仪态万方地挥上几竿,也会感到极大的满足。
    
  说到这个城市在意身份,其实是想夸她处处洋溢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众所周知,深圳是改革的窗口,其地位,自然醒目而重要。城里的居民,也多自觉而自豪地维护着城市的荣誉和使命。这一点表现在政府或企业或个人行为上,就是“回报社会”。数据显示,深圳近10年来扶贫款累计达10多亿元。而表现在社会公众上,最明显地就是热衷公益事业。据统计,深圳人有三最,一是全国人均献血量最多;二是公车上让座率最高(深圳女多男少,老年人更少,但漂亮的LADY不少,所以这个让座率更体现的是绅士风范),三是最早成立义工组织,义工组织活动最广泛。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是说深圳的狮子会和一位叫陈淑莹劝捐员的事迹。诸位看官莫猜错,这个狮子会,不是杂技团体,也非环保机构,而是全球性的慈善服务组织。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劝垂危病人捐献角膜。去年深圳全市一共有十例,而今年,在小姑娘的努力下,估计能翻一番。无论如何,我为小姑娘的行为感动,为她的锲而不舍,也为这个城市感动,为她的开明。毕竟,传统的成见能在理解和沟通中渐渐融化,这是一件多么难得,又是如此温暖的事呀。
   
  文明的城市,多愿扯起一面人文的大旗,深圳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但是,没有历史的沉淀,稀少传统的积累,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人文的层面,虽然非常鲜活,却也少了些必要的厚重。
    
  网络上曾报道过一个“坐奔驰乱扔香蕉皮”的现象。这说明,你可以打造包装一个有金属质感的“高贵”,却无法升级素质的档次。再高档的西服,也难掩精神上的斑斑污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城市在重重文明包装下真实素质的一角。自然,深圳街头的垃圾,并非都是富人惹的祸。
    
  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是个严肃的政治课题,而且也是个非常厚重的人文课题。改革之初的特区,对于“资产阶级思想作风”还摆过明显的政治姿态,富足后,概念随之模糊,精神得以解放的同时,带来的却是更大的困惑。如今,我们都可以光明正大,心安理得地“小资”了。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精神困惑解决了。毕竟,政治不是板砖,随意拍人,人文也非苟合,得过且过。
    
  对于城市而言,人文的意义,在于尊重人性,满足人性。除了富足,除了安定,除了环境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是点点滴滴,细致入微,永无止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3
        
  这是一座寂寞的城市。
    
  整体建筑群的规划,便有千姿百态,便是造型各异,也摆脱不了单调重复的线性思维。张扬的,充斥的,也是金灿灿、亮晶晶、蓝幽幽、冷冷冰的“后现代”质感。便是那绿油油的草坪,闹哄哄的花坛,也齐整得过于“划一”,修饰得过于“妖气”。这种偏好理性与技术的思维模式,曾造就了无数个工业和商业上的奇迹,其中包括这个城市神话般的崛起。然而,一个城市在模仿成功的背后,却是自我个性的模糊与迷失。我们过于痴迷炫耀实力和追求完美,在看似天经地义的规则里争斗,常常遗忘人性的缺憾美和暖色基调。城市的寂寞,恰是源自视觉的冰冷和规则的无情。而城里的人,也沾带着同类相似的冰冷特质。体面的西服下,冷漠的表情后,匆匆的脚步里,汹涌着无边无际的寂寞。
    
  追溯这种都市的寂寞病因,传染源并不在城市本身,而是群体精神在快节奏的重压下产生的菌类变异。自然,这病并非只有深圳一个“疫区”,凡是现代城市,几乎一无幸免。深圳,不过是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重灾区”罢了。
    
  对于寂寞的袭击,深圳不可避免有些茫然,有点紧张。毕竟,她太年轻,还是个孩子。好在是,她也积极地想了许多办法。先是施展“软招”,用派对,用洋酒,甚至用性来贿赂示好,可寂寞并不卖帐,依旧赖皮一般,死缠着不放。后又换“硬功”,或夹着寂寞一起出游,让群体的喧闹吓走它,或一把扔进网络的海洋,期望疯言痴语淹死它,然而,如你所料,这些办法多不奏效。幸运的是,深圳人无意发现了寂寞的最大弱点——嗜书。书的墨香,文的韵律,最能让它安静下来。如此,你便不难理解深圳为何成为全国人均订阅书刊最多的城市,也就明白深圳城里发达密布的新闻媒体了。他们相信,对付寂寞,书无疑是最有效的良药。这一点,我有同感。
    
  然而,治疗寂寞,书的特效毕竟有限。灵丹妙药,还需要用情感和理性共同熬制。可惜,人们多无这般好耐性。何况,用情欲炮制的寂寞,犹如毒品,叫你爱不得又离不得。于是,又有那么多人,或心甘情愿,或半推半就,或无奈认命,投进寂寞的怀抱。众所周知,深圳是国内单身男女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男少女多,比例极度失调(3:7)。于是,光怪陆离的城市“声色圈”里,“鸭”并不比“鸡”少(也算市场需要吧)。对于这个现象,抛开富婆二奶的情感消费和家庭危机里“不合理中的合理”不谈,我们看到的,只是精神绝望的狂欢,只是青春异化的躁动,只是情欲病态的肆虐。然而,除了感叹,除了伤感,我却不能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指责。
    
  说来也怪,年轻的深圳,有蓬勃的激情,有无尽的风情,然而,却独独缺少感情。在匆忙的都市里,情感犹如流沙,无法掬拢捏合,拿不住,留不住,只好有些无可奈何让心空荡荡地飘在风中。在这个流动人口占主体的城市里,谈家的温暖未免过于奢侈,少了根的滋润,缺了叶的扶衬衬,深圳人唯能靠自己排解。便是不对,谁又来告诉他们怎样做才算对?更可怜的是,一个以“未立青年”为主体的城市,爱情竟也成了稀罕品。也许缘于骨子里的危机感,也许因为脑子里的得失心,彼此不信任,才产生了愈隔愈厚的距离感;加上个体的独立与自尊,都市的孤男寡女,一个个顶盔贯甲,因为敏感,才选择了安全的寂寞。如今,这个城市流行“一夜情”或“合同情人”的情感快餐,恰是因为不愿负更多的累,才选择了或明或暗的协议式“性伴侣”。用一时的激情,片刻的温柔,抚慰彼此脆弱的心。
    
  讨论城市文明,却把寂寞拉出来,痛批一顿,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寂寞只是这个城市年轻的表征,正如青春痘一般,总有一天会自动消褪。我无法,也无须拿出治“痘”偏方。只是私下以为,这类寂寞,无法令这个城市“如此美丽”。要消除这个心理死结,对城对人,都需要时间,需要调理。当然,更需要重新反思人文意义上本我的回归。
    
  生活在这个美丽,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信奉“拼命赚钱拼命玩”的信条,追求“**岁前退休,赚够**万后退休”的理想,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些是否真是内心所需?我们的快乐源何时枯竭凋谢?我们的感情线又为何无章杂乱?面具冷漠,内心狂乱,我想是我们太紧张,给自己上套太多太紧的缘故。也许,还是放松些好,感性些好,我们不妨就从一个简单的微笑开始,笑给别人,也笑给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系列之 青岛格调

1
  青岛是一座让人浮想联翩的城市。
    
  中国诸多海滨城市,唯有青岛,提及它的名字,便令人仰之慕之,引起无限向往和好感。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更是因为它有“东方瑞士”之称,殖民时代留下众多造型各异的国外建筑群,造成处处“红瓦绿树”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这也是青岛作为一座旅游城市的最大文化看点,也因此构筑了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别样风貌。
    
  回首百年,因为近代中国历史的不堪,诸多城市都有殖民的痕迹。可唯有青岛,是以一座城市的容量和气量留下一个近乎完整的历史标本和文化奇迹。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青岛是一座典型的殖民地建筑博物馆。在中国,对于历史的态度,用文字记载的,我们常常取己所好,任意装扮,用石头纪录的,我们也常常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当诸多城市打着为旧城改造,为城市美容的旗号,率性用拙劣的建筑手法,抹平历史的皱纹时,我们常常无法因为“旧貌换新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倒是平添了许多叹然和伤感。因为,模仿拙劣的建筑造型,稀少章法的规划开发,破坏的可不单单是城市的天际线。那些整改得乱七八糟的“灿烂”,那些搭建得莫名其妙的“辉煌”,使我们无法体验城市的韵律和美感。光灿灿的浮华背后,如今中国的城市,稀少的可不单单是一点旧的味道和内涵。
    
  也正因为旧得纯粹,也正因为旧得完整,所以对于青岛的爱恋,便有更多的珍惜成份在内。这座城市的漂亮,先是缘于天生丽质,因为胶洲湾是天然的良港和美丽的海滩,再是它被殖民者赋予太多的野心和梦想。于是,城市之初,便被严谨的德国人刻意设计、规划和营建。
    
  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澳租借地的市区为青岛。柏林方面决心投入巨资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这里既要成为德国军队在远东一个牢不可破的桥头堡,也要成为德国商界开辟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门户。为此目的,青岛的德国殖民当局以此前已陷入西方势力范围的香港和上海为前车之鉴,认为要想长期经营青岛,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大批当时德国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专家应帝国海军部之召来到青岛,按照十九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来设计青岛,实地勘查设计,三个月之后,青岛城建规划即获得通过。
    
  从此,原本只有大约三百户人家的渔村青岛永远失去了过去的宁静,一时间成了当时远东最热闹的建筑工地。大规模的城建行动开始前,1898年秋季,殖民当局发布了严格的建筑规范,这部分上中下三册的文本,对欧洲人区、华人区及工矿区的建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定,花园面积、建筑高度、卫生设施以及建筑用材都必须符合标准,否则,建筑申请一律不获批准。
  

  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行政机构、医院、学校、教堂、港口、车站、店铺以及工业区相继建成,得益于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青岛市区建筑虽风格各异,却显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胶洲湾德国租借地的人口已经上涨到20万,其中青岛市区人口就已达五万六千。
  
  如今,青岛老城区的德式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依然保存完好。从上空俯瞰,多是绿树掩映下造型各异的欧式建筑群。这些建筑多是由青岛浮山优质的花岗岩石料砌成,上覆红色筒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颇具观赏性:或古堡、或教堂、或别墅、或官署,在蓝天碧海映衬下,在绿树鲜花点缀下,那哥特式的尖项,那丹麦式的斜项,那希腊式的圆柱,那罗马式的拱券,都是那么的耐看,犹如一个个凝固而多变的音符,协奏出一曲恢宏的城市建筑交响。
    
  这曲交响乐里,最漂亮的音符当属观海山南坡的德国胶澳总督府。这座背山靠海的宏伟建筑,是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象设计,1903年始建,历时3年方才完成。另外,信号山南坡考究的“提督楼”、湖北路粗朴的德国胶澳警察署、浙江路雄伟的天主教堂,以及江苏路庄严的基督教堂等,都是典型的德式风格建筑,非常值得一看。不过,青岛的建筑韵律,最具“华彩”的乐章还当属汇泉角北部的“八大关别墅群”。这里有俄式、德式、日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等24个国家风格的建筑,因而被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里规划严谨而巧妙,譬如顺坡就势的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都不一样,如韶关路栽的是俊俏的碧桃,正阳关路植的是漂亮的紫薇,居庸关路种的是高大的银杏,紫荆关立的是傲人的雪松等,于是,每一条道路,招展的是树桠丰富的姿态,洒落的是花枝醉人的清香。
    
  先抛开民族情绪不谈,平心而论,德国人对于城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还实在值得赞叹和学习。无论是科学和严谨的精神,还是人性与和谐的原则,都令我们感动和折服。有这么一个偶然听来的事例,便很有说服力。说是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连日暴雨,新城区的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却运作正常。据老一辈人回忆,老城区的下水道非常宽敞,有一人多高。这是因为百年前的德国建筑师在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统时,已经充分考虑到青岛的地势和天气因素。对此,除了感叹,总觉得还应该说点什么。可除了知道至今青岛方言中仍使用德语词“古利”称呼下水管道外,还是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这是一座太过殖民化的城市,除了来往的行人,纯粹地让你很难找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每年超过一千五百万的游客熙熙攘攘奔赴青岛,皆是冲着这无处不在的欧洲情调而来,确切地说,是德国情调。在老城区或八大关一带漫步,如果忽略了两旁的汉字招牌,你会恍惚觉得你在异国他乡。
    
  不过,被殖民下的青岛民众,并非一味的顺从,“全盘西化”的表象背后,依然坚守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他们一直寻求时机证明自己的杰出,证明自己民族的伟大。譬如那座青岛市博物馆,原是世界红
字会青岛分会会址所在地,该会主张耶稣、儒、释、道、回教五教合一。要建造这样的会所,体现其复杂的宗旨,就建筑艺术而言,自然难度系数非常之高,定要有非凡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方可胜任。不过,中国的土木工程建筑学家刘铨法做到了。他以诗人的想象,大胆创新,不拘条理,终是设计出这个令人惊叹的作品:它黄瓦红墙,共有三进院落,分别为罗马式建筑、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和阿拉伯式建筑。这组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宏伟建筑群,在欧陆建筑风格的旧青岛绝无仅有。1933年,为了打破日本人对青岛的商品证券交易的垄断,他还设计了青岛物品证券交易所,取地势之利,合道路之规,呈放射状矩形,建筑风格一样以奇特取胜。也许他就是想用建筑的语言,狠狠地证明给外国人看,中国人就是不一样。
    
  再如青岛的观象台,是为1912年为德国人创建,后又被日本人全面接管,便是在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日方依然拒不将观象台交还中国。后来在多方交涉下,中国观测员才进入观象台,而日方人员仍赖在台中,致使中日双方各自观测和记录气象资料,史称“观象台日员悬案”。可就是在这样令人气愤而又无奈地环境下,气象学家蒋丙然、天文学家高平子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人员忍辱负重,刻苦钻研,1926年和1933年,青岛观象台两度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经度联测,获得全面成功,赢得了国际天文界的高度赞誉。如今,山顶立有“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刻录着那个时代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还要补充的是,也正是他们最早修建圆顶赤道仪室,进行太阳黑子及行星观测。现在月球上有一座以“高平子”命名的环形山,我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唯他获此殊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民间现象,上世纪30年代,青岛市的国术馆建的武术练习点达173处,近40万人口的青岛,有一万人常年参加武术锻炼,全国26名武林高手中,青岛占4名。而在日寇殖民时期,青岛最风行的便是王度庐的武侠小说。看来,青岛人练武术或崇拜侠义的目的,不单是强身健体,是否还渴望练就一副硬骨头,或算一种精神上的爱国行为,我们都不得而知。
    
  虽然从1897年11月14日登陆胶洲湾,到1914年11月七日战败投降,德国在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的时间只有十七年。后来,日本人又两度对这个城市进行殖民统治,前后也近十六年。这短短三十多年的殖民统治,对于青岛的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虽然几十年的殖民统治,对于国人来讲,没有什么值得夸耀或自豪之处,可留下的影响和痕迹,我们也不必刻意回避。面对历史的最好心态,便是坦然面对,深刻反思。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我们更应该努力。只是我们应该更清醒,清楚什么需要杜绝,什么应该汲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3
    
  据说太平山前的中山公园,最负盛名的便是那移植自日本的2万株樱花,每年的四五月,樱花路两旁的樱花相继绽放,层层叠放,如云似霞,常常引来诸多游客观赏。外来文明正如这异国的鲜花,如果为我所用、所赏,灿烂些倒也无妨,茂盛些倒也无妨。可如果我们不喜欢,或是别人强加的毒草,那么不要也罢。因为某种情绪或现实,我们常常刻意遗忘或者不愿提及某些殖民的痕迹,譬如现在就很少有人知道北区西部的贮水山上,曾建有日本神庙,俗称“日本大庙”。那里曾是侵略者为他的“子民”兴建的最大、最美的神社苑林,如今已了无痕迹,因为早在1945年日寇投降之际,便被愤怒的群众拆毁。毕竟,历史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值得留存,更何况来自异国的神祗,被保佑的肯定不是我炎黄子孙、堂堂华夏。
    
  逝者如斯,历史无言。这大道,曾经来往的,或是耀武扬威的德国士兵,或是不可一世的东洋大马,或是横冲直撞的美国吉普,那浴场,曾经游乐的,或是长高鼻梁的洋人,或是留仁丹胡的日寇,或是嚼口香糖的大兵,如今俱已成为发黄的印象,一切关于殖民的伤痛或者荣辱,都默存在城市的记忆深处。喧嚣过后,历史的尘埃早已落定。不管他们曾有多大的野心,不管他们曾有多么强大,这些殖民者都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座城市,貌似恭顺的背后,骨子里依然是坚强。
    
  如今,刻意寻觅建筑中的旧痕迹,只是不愿太早的遗忘,唯有铭记历史,我们方才懂得骄傲的不应是这些外国建筑,而是我们面对历史遗存的反思精神和开放姿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系列之 大连这座城市

1
  
  大连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宏大气魄,这种宏大,又以唯美的形式焕然呈现。于是,这座城市,令人印象深刻。
  
  一座小城,竟奢侈地拥有大大小小的广场达二十五处之多,不能不令人惊叹。单说那座直径达168米的圆形中山广场,以它为中心的十条大街如太阳光芒般辐射开去,真是气势十足,周围相拱的是十幢风格不同的公共建筑,又如瑰丽的花瓣饶日而立,可谓宏伟无比。而大连的每一座广场都是那般大气漂亮。也正是这些广场,犹如一串漂亮的音符,呈参差性地把城市的风光串缀起来,铺展开来,于是,建筑的节奏才会生动,城市的韵律方显活泼。因为设计得巧妙,规划得精心,绿地铺得如此大方,花圃堆得那样精致,这如林高楼,似网街道倒成了城市不重要的配衬。整座城市,白天被草坪和鲜花点缀,夜晚由灯光和霓虹映衬,何况,还有湛湛蓝天,涛涛碧水,轻柔海风,淡淡白云,无论是颜色的丰富,还是画面的立体,都使得它在中国诸多灰蒙蒙的城市里脱颖而出,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慨和惊喜。
    
  也正是从这座城市开始,使我们明白城市的宏大,不必非要以破坏和谐为代价;更使我们懂得城市应该艺术经营,美丽需要精心筹划。从表象上看,这座“浪漫之都”是如此的干净整洁,是那样的精致繁华,它兑的是一杯摩登的城市鸡尾酒,它勾的是一幅现代的城市工笔画。
  
  然而,这座城市美丽的背后,也承载着诸多历史的伤痛和尴尬。
  
  一百年前,这座城市因为地理之便和战争之痛,先后沦为俄日两国的殖民地。在俄、日占据的大半个世纪,这座城市也曾绽放过畸形的美丽。那些具有强烈殖民色彩的典型建筑,承载着殖民者纷繁的梦想,无论浪漫主义、折衷主义,还是现代建筑、古典建筑,都在这片土地上竞相开放:沙俄曾按巴黎的模式规划大连,日本人又试图在这里COPY东京,延存下来的建筑中不乏希腊、古罗马的柱式风格,也有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圆穹顶式格调;有巴洛克风格的三角墙,也有歌特式的尖塔顶;有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也有简洁朴素的“日本房”……除了这些迥异的建筑,还有海水浴场、海岸散步大街、赛马场以及大量的城市广场、公园和游园,然而这座城市纵是规划整齐,建设美丽,可这一切只是为了使城市成为更适合殖民者享乐的“乐土”,也只是侵略者一座漂亮的城堡。正如当年沙俄将这座城市命名为“Dalny”(意为“遥远的都市”)一样,那是他们的地理视角,对于中国人来讲,也真是遥远,那是从我们的心理感受而言。这座城市纵是宏伟,纵是繁华,也无法激起我们的荣耀感。
  
  譬如说当年日本人修建的长者广场(今人民广场),虽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东方庭院广场上北下南,两厢对称,主次分明的文化特征,以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亲近的关系。但是,文化上的亲近并不等于广场文化的完美,尤其是长者广场东西两个主建筑所具有的明显的堡垒特征,清楚说明广场完全是侵略者为自己修建的乐园,广场虽然很大,却不过是一个侵略者的庭院罢了。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碾过时光,当殖民者早已消亡,这些老建筑的痕迹,依然是构筑这座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亮光。毕竟,建筑无罪,文化无罪。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并不应该终结在冰冷的建筑上。大连的美丽和大气,自然不可能缘于殖民文化,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几幢旧的异国建筑,我渴望知道这座城市的灵魂,倒底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得以突破和升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大邵网 版权所有 法律:邵阳公益律师 合作QQ:857526 业务:182-05277205
苏ICP备2020069906号-4 技术支持:大邵传媒  Powered by Discuz! X3.4 51LA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揭秘环球影城站 “地景”融入度假区
海外搭建平台光影传播文化
中国4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遭到日方监视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
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抗日救国我辈之责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印度紧急采购狙击步枪配发克什米尔 耗资1.5亿美元
【国际锐评】首见美方代表 两国元首引领经贸“加减法”
德云社怒怼艺人信息泄漏 汤唯等明星曾遭电信诈骗
胡春华:拓展东北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合作深度
同受美国打压,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差别咋就这么大?
我们的节日·元宵|北京大兴首办京南新春文化庙会寻年味
创历史!北汽女排逆转上海挺进决赛
申根签证改革方案进入立法程序在欧盟理事会获批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伊朗抓获13名恐怖嫌疑人
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距离拍摄大白鲨
“80后”干部逐渐展露头角 他们有何“秘籍”?
闲不住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彪采访手记
NBA全明星周末今日看点:三分赛情怀与噱头并存
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三个重大意义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 即将更换燃料棒
洞察号传来最新火星环境测量数据,火星能否移民即将揭晓
西甲:皇马主场1:2赫罗纳遭逆转 拉莫斯染红
小县城的农民工招聘会为何引来沿海企业?
陕西西安雁塔区官网现“奇葩回复” 这三人被处理
亚洲杯受重用 中国哨进FIFA梯队
华为高管亮相达沃斯 承诺允许外国官员参观实验室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想找警察帮忙"捉奸" 结果摊上事
铁总:春运第三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
台大医院继任院长人选迟迟未定 台大发声明回应
“港独”分子致信特朗普提奇葩要求 他能办到吗?
海南首例供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启程赴广东捐献
回看2018年娱乐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身败名裂
洪秀柱讲“马与驴的故事”,到底有何深意?
美众院再通过支持台湾返世卫提案 台网友:又来要钱
全媒风向 | YouTube更新应用程序中切换视频的方式
以色列空袭加沙多处哈马斯目标,报复之前针对以军的枪击事件
中式台球成“全球最大台球联赛” 扎根非洲坚持走国际化路线
关正文获年度综艺风向人物 《一本好书》用深沉方式与大众沟通
官方发布!安徽这些高速路今年开建
沪公布11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最高罚金10万元
日媒称美雷达难追踪中俄高超音速武器 想用卫星监视
美国还开门吗?参院将对两提案进行关键投票
英雄九天归故乡 中国航天着陆场系统建设成就斐然
美国将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中方回应
北京世园会 我们准备好了
林清玄:在俗世的生活中,书写着出世的超越丨凤凰网评论
起底口红机 成都销售商称“90%都是假货”
财政部:前7月全国财政收入超12万亿 同比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