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1|回复: 7

[世间万象] (转贴)忘情大作------一言难尽:铁路配件价格那点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185 于 2012-2-22 09:02 编辑

近日,铁路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新世纪》周刊记者搞到了一份动车的
零配件供应价目表,就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莫名惊诧,如此重量级的丑闻怎可放过?于
是乎洋洋洒洒一大篇,又是揭内幕,又是大谈车票问题,也不管逻辑上通不通。
  
不少网友通过种种方式联系我,问我那篇重量级报道是否属实?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以前
的贴子里已经说过多次了。现在出了这档事,我又花了点时间走访调研了有关方面,也
拿到了动车运用所目前的零配件采购价目表,索性单独写一篇吧。不过,在企业待过的
人都清楚,企业内部有些数据是绝密的,咱的身份是公开透明的,也不能公然违纪。所
以恕我不能将真实数据说出来,只能泛泛而谈。
  
《新世纪》拿出的价格表是当年第一批整车进口时的配件价格,的确是高得离谱。熟悉
情况的人都清楚,这种情况绝非铁路一家所独有,所有的进口商都遇到过。
  
萨苏当年写过《机场秩事》,里面就谈到过,咱们的大飞机都是进口的。人家设置了非
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机上的任何结构你都不能改变,连钻一个眼也不可以。机上所有
的配件,哪怕是厕所的纸巾盒,也必须是从人家那里进。你要是换成别的,那么人家就
拒绝维修,拒绝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所以咱们国家引进洋飞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
在漫长的服役期内,你还得经常用美元去买哪怕是诸如纸巾盒之类最大路货的配件,当
然,价格是不菲的。
  
当年引进整车和部分技术后,铁道部就整合国内力量进行了国产化,揉合各家所长,加
上自己的积累,形成了自家的技术。小鬼子眼看上了中国人的当,原先设想的滚滚白银
都化成了水,气急败坏之余给铁道部发了正式公函,大意是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不保
证安全。有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全国工业界和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当年铁道部牛气冲天地
回复小鬼子:请便!
  
各种零配件国产化后,价格都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一致。搞过工业的人都清楚,决定
价格的因素很多,只有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文科生才会幼稚的认为:中国的人工便宜,
做出来的任何产品都一定会比别人便宜很多的。不同的产品,人工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
比例千差万别,更何况中国的人工现在也并不便宜。
  
我个人觉得降幅最显著的就是驾驶室正面那块曲面玻璃。原装进口得十几万一块,国产
化后只要两万块了。进口的十几万,国产的两万多,而且性能基本一致,不知道那位大
记者又会如何说呢?还说什么2型动车座椅后的网兜要140余元,那是什么年代的行情
呀?现在不过是20余元。说什么动车洗手间装洗手液的盒子要3、4千元。其实那东西分
为两种,带感应器的是2400余元,不带感应器的才200余元。
贡献值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在一些人眼里,铁道部是所谓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是有原罪的。近十年来又作
出了逆天的事,让民猪痔油的体制党们情何以堪?所以无论铁路做什么,怎么做,都是
有原罪的。自己做事做不来,但站在一边指手划脚专挑做事人的刺,还是容易得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动车配件的价格虽然下降了,但仍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要贵上许
多。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动车一家才有,整个铁路系统,车机工电辆,各个系统日常消
耗的零配件价格都比市场价高得离谱。就拿闸瓦来说吧,毫无技术含量的易耗品,就是
一块冲压的钢背,上面浇上铸铁,十多斤重的死铁一块,卖给铁路就要77元。为什么会
这样?难道铁路从里黑到外,从上黑到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吗?
  
改革开放后,腐败之风愈演愈烈,的确有高官开公司,提供配件从中捞钱的事。但具体
是哪些人,占了多少股份,用的是什么白手套,咱不是纪委,手上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
乱说。但是,是不是每一种零配件后面都有这种事呢?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未免扩大化
了。其实,自打建国以来,铁路配件就是这样贵。你总不能说从建国时候起,铁道部的
一代代高官们都开零配件供应公司从中捞钱吧?
  
除去一些腐败因素,铁路配件价格高还有哪些因素呢?
  
铁路一向是计划体制,以前机车、车辆、设备的采购单价都是国家说了算,价格几十年
一贯制,根本不管实际成本。机车车辆生产厂家如果光靠卖整机,根本就养不活那么多
人。可那么多张嘴要吃饭,还有那么多退休工人要养老送终,你整机价格国家没有通融
余地,厂家就只能靠配件过日子了。
  
后来南车、北车集团全部剥离了出去,铁路大宗设备采购采用了资格准入,公开竞标的
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纪》周刊说“强制认证的初衷或许是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但这一认证程序,很
容易被异化为市场壁垒,那些有着“通天本领”的不知名公司、贸易中介,可以轻易获
得认证,一些老牌的、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反而被排除在认证名单之外,只能依附于
这些公司、中介之下,获取可怜的利润。”
  
这就是屁话了,什么叫很容易被异化?这套制度本身并没有错,大家都在同一游戏规则
下各显神通,愿赌服输。输了就说不合理,就说如何如何,这是无能与无奈的耍赖之
举。别说是铁路招标采购,这世上哪个领域,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情况下,大家为了中标
谁不是无所不用之极?要说肮脏,资本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
血和肮脏的东西。要有洁癖,你就等着被竞争无情的淘汰吧。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市场
也不相信哪家企业真是道德楷模,管你老牌新牌,不适应市场就都会被无情地淘汰。你
《新世纪》周刊总不至于天真地认为洋大人们,世界五百强们都是什么干净货色吧?
  
说什么不知名的公司有“通天本领”?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咱们国内企业还不懂得如
何与世界市场打交道,当时的贸易环境也被别人卡得死死的。咱们的国内产品只能从香
港转口,无数香港的皮包公司转手就拿走了利润的大头。但是你没辙,这就是市场,谁
让你没“通天本事”呢?相比航空业年年拿大把美元孝敬给洋大人,铁路再怎么说还是
大头立足于国内,肉再烂,也是烂在锅里。自家锅里你都抢不到肉,不怨自己还能怨
谁?
  
更何况,铁道部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让某家厂商,某个品牌独霸。就连
剥离出去的机车车辆制造厂商,也要硬生生地划为南车,北车两个相互竞争的集团。难
不成《新世纪》周刊会觉得这么做也不对吧?
  
《新世纪》周刊说什么绕过程序的“点装”, “其中水之深、之浑,给人以想象的空
间”。既然自己都承认是“想象”,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可是作为新闻媒体,光凭没
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文科生式的“丰富想象”就进行有罪推定,无论如何也不合
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从业18年的经历来看,同样是获得了市场准入,各家的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好的特
别好,就算比别家的贵,大伙儿也都爱用。而有些产品则是坑爹货。基层的职工深受其
害,苦不堪言,往上面反映的意见多了,下回采购时,经办部门指名不要某家的产品那
也是时有发生的。合着《新世纪》周刊认为,但凡是哪家产品被拒用,就肯定是铁路混
帐吗?事从两起,莫单怪一方,《新世纪》周刊为什么完全不找设备提供商方面的原因
呢?如果我也按《新世纪》周刊的逻辑,想当然地认为“该周刊肯定是收了竞争失败企
业的钱,所以才来抹黑找茬的,在义正辞严的背后,是金钱与话语权的交易,其中的水
深不难想象”,不知道该周刊会如何感想?
  
市场准入与竞争机制,对于铁路压低采购成本无疑是有好处的。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是
南车、北车集团的负责人,手下几万,甚至十几万职工家属都看着你,你会如何做呢?
再加上南车、北车集团也不可能每个零部件都自己生产,它也是要对外招标采购的,采
购来的东西,过一道手,能不加价吗?
  
就各个路局来说,一般都坚持大部分配件由路局下属的材料厂集中采购,各站段需要零
配件,就要材料厂去进货。当然,材料厂不生产任何产品,就这么一转手,自然又加了
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路局层面将各站段可能的财务漏洞给堵上了,肥水要流也要
流到路局口袋里。全局职工要吃喝拉撒,都靠路局开支,路局层面当然要收紧这个口袋
了。至于过手加价,没办法,目前铁路这种核算体制,到处卡得死死的,光靠帐面上的
拨款是远远应付不了日常开销的,逼得路局想办法到处筹钱。
  
公正地说,铁路零配件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与价格往往不成正比。其实想想也清楚,
如果质量那么好,你一个配件用上好几年,那厂家吃什么?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吃
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铁路职工是不急的,反正不关他的切身利益,不用当这个家,自然
不在乎柴米贵不贵。可是领导们,尤其是路局以上层面的领导们都很着急。因为人家是
当家的,自然感受到柴米贵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要改变现状,又谈何容易?南车、北车集团现在不归铁路管,人家又是所在省市的大企
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不止一次说过,以前的大领导有个思路:你不是天价配件吗?你不是质次价高吗?
行,那我以后就不买你的整车了,麻烦你自己搞个动车租赁公司。我只租车,跑一趟给
你多少钱,剩下的事我不管,我只管你要保证我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有问题就扣钱,你
再用高价配件就是坑你自己。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企业行为,但在时下的中国,
要动这样的大手术,可由不得你铁道部一家说了算。结果这件早就下了决心的事,即使
是在以执行力超群的某些人手里也遇到了空前阻力,这些年来一直止步不前。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现在各路局又不约而同地向铁道部提出了新的建议:你不是质次
价高导致我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吗?那我可不可以借鉴4S机制,引入一个“全寿命管
理”机制呢?我买你的东西,合同里就得写明白,寿命期限内出现问题,你要负全责,
包修包换不能收我的钱,而且还要陪偿我的损失。你要是办不到,没关系,让别人干,
你就退出铁路这一巨大的市场吧。
  
应该说这个方案也非常好,可是有人却考虑到如此一来,铁路就不需要担负大修任务
了,那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怎么办?应该说,人在不同的层面,视野和考虑问题的
思路会有很大差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解决高价配件的问题,还得经过不
懈的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爆猛料《新世纪》周刊,你以为自己又踩着了铁路的尾巴?其实你是在
帮我们铁路人,铁路领导们看到了这篇文章非但没有如你所愿的焦头烂额,反而开心得
很,大家都觉得这也许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契机,铁路人大可以借钟馗打鬼。如果真能加
快解决问题的步伐,《新世纪》周刊功德无量,到时候我一定提议铁道部授予该周刊一
吨重的大勋章。
  
2012年2月21日
--
发表于 2012-2-2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买得贵,这不怪铁道部,只怪监督机构,只怪物价局,根本没有管事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谁 发表于 2012-2-22 23:04 [img]static/image/common/...[/img]
东西买得贵,这不怪铁道部,只怪监督机构,只怪物价局,根本没有管事呀

太子党插手的事情,跨越也心有余力不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航空业年年拿大把美元孝敬给洋大人,铁路再怎么说还是
大头立足于国内,肉再烂,也是烂在锅里。自家锅里你都抢不到肉,不怨自己还能怨
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大邵网 版权所有 法律:邵阳公益律师 合作QQ:857526 业务:182-05277205
苏ICP备2020069906号-4 技术支持:大邵传媒  Powered by Discuz! X3.4 51LA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揭秘环球影城站 “地景”融入度假区
海外搭建平台光影传播文化
中国4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遭到日方监视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
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抗日救国我辈之责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印度紧急采购狙击步枪配发克什米尔 耗资1.5亿美元
【国际锐评】首见美方代表 两国元首引领经贸“加减法”
德云社怒怼艺人信息泄漏 汤唯等明星曾遭电信诈骗
胡春华:拓展东北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合作深度
同受美国打压,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差别咋就这么大?
我们的节日·元宵|北京大兴首办京南新春文化庙会寻年味
创历史!北汽女排逆转上海挺进决赛
申根签证改革方案进入立法程序在欧盟理事会获批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伊朗抓获13名恐怖嫌疑人
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距离拍摄大白鲨
“80后”干部逐渐展露头角 他们有何“秘籍”?
闲不住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彪采访手记
NBA全明星周末今日看点:三分赛情怀与噱头并存
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三个重大意义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 即将更换燃料棒
洞察号传来最新火星环境测量数据,火星能否移民即将揭晓
西甲:皇马主场1:2赫罗纳遭逆转 拉莫斯染红
小县城的农民工招聘会为何引来沿海企业?
陕西西安雁塔区官网现“奇葩回复” 这三人被处理
亚洲杯受重用 中国哨进FIFA梯队
华为高管亮相达沃斯 承诺允许外国官员参观实验室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想找警察帮忙"捉奸" 结果摊上事
铁总:春运第三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
台大医院继任院长人选迟迟未定 台大发声明回应
“港独”分子致信特朗普提奇葩要求 他能办到吗?
海南首例供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启程赴广东捐献
回看2018年娱乐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身败名裂
洪秀柱讲“马与驴的故事”,到底有何深意?
美众院再通过支持台湾返世卫提案 台网友:又来要钱
全媒风向 | YouTube更新应用程序中切换视频的方式
以色列空袭加沙多处哈马斯目标,报复之前针对以军的枪击事件
中式台球成“全球最大台球联赛” 扎根非洲坚持走国际化路线
关正文获年度综艺风向人物 《一本好书》用深沉方式与大众沟通
官方发布!安徽这些高速路今年开建
沪公布11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最高罚金10万元
日媒称美雷达难追踪中俄高超音速武器 想用卫星监视
美国还开门吗?参院将对两提案进行关键投票
英雄九天归故乡 中国航天着陆场系统建设成就斐然
美国将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中方回应
北京世园会 我们准备好了
林清玄:在俗世的生活中,书写着出世的超越丨凤凰网评论
起底口红机 成都销售商称“90%都是假货”
财政部:前7月全国财政收入超12万亿 同比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