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1|回复: 5

[世间万象] 铁路投资的巨大社会效益长期被无偿剥夺(刘慧勇:公债非债 国债民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慧勇:公债非债 国债民财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6日 11:45  《中国投资》


  文/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员会副理事长 刘慧勇
  当今世界已离不开债,无论人们愿不愿意,都必须面对债。债是经济润滑剂,善用公债,可以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百多年来,发达国家走向发达的重要实践经验之一,是发展扩大社会信用,敢用公债,善用公债。不用公债,要想发达,缺乏先例,很少可能。对于近年沸沸扬扬的美债与欧债危机,不必过分看重,如同越野车遇上小水坑,水花四溅后还将远行。切不可看到水花溅湿行人,就消极地从中汲取教训,以致影响中国公债必要的、合理的运用。否则,别人的越野车就将永远奔驰在我们的前头。要使基础设施与人均收入逐渐接近欧美,需要对公债的效用与本质,加深认识。
  一、公债与税收的效应比较
  为办理公共事务、建设公共工程,税是政府要收的,也是公民应交的,但必须有度,税率不可太高,税率过高降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抑制个人消费。那么,量入为出,收多少税办多少事,是否可以呢?不能说这绝对不行,如果多数纳税人如此主张,也只能这样做。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最佳思路,并非富民强国的有效途径。在税收之外,发些公债,多办一些包括中小学免书费、开校车,甚至观察宇宙、撞碎质子等在内的利民好事,能够更快富民强国。国际经验表明,这是公债的功效。
  同样作为获取财政资金的手段,较之税收,公债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免公摊,付利息、用闲钱。其突出的社会效应,就在“用闲钱”。闲钱不用,是巨大的社会浪费。对社会甚至对人类来说,借闲钱,发展公益事业、支持科学探索的好处,有目共睹,不言自明。另一方面,对闲钱持有者,买公债、得利息,也会有人觉得于己有利;不然,他们不会用手中的闲钱买公债。
  其实,公债带给闲钱持有者们的好处,不仅是公债利息。如果只算利息,债权人很可能得不偿失,因为纸币趋向贬值,世界各国莫不如此,绝非秘密。买公债对闲钱持有者们的更大好处,在于公债的运用,会使社会上的闲钱来源增多。闲钱来自何处?闲钱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运用公债,活跃经济,增加闲钱来源,已在社会上处于闲钱获得者地位的闲钱持有者们,自然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闲钱,其数量远远超过公债的利息。因而,买债者大多有更多的钱再买公债。
  由此可知,公债与税收,存在互补关系。税收是未来偿付公债的希望和保障,公债能够弥补眼下的税收不足。善用公债,可以避免税收的负效应,平衡使用、充分发挥社会的闲置财力。公债能够让死钱闲钱有用武之地,并越用越多,显然这是税收做不到的。

贡献值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为什么说公债非债、国债民财?  这里需要申明两点。其一,这样讲是针对本币内债,不包括外币外债,本币内债通过市场交易被外国机构与个人购买持有的部分,用本币偿还,仍视为内债。其二,这是从公债一般属性讲的,即设定政府确实为公发债,暂不涉及可能因政府阶级性质与官员腐败等产生的公债用途不公问题(此类问题,越具体越复杂,还可能因政见不同而看法不一,只能与公债本性分开,另当别论)。
  即使在上述约定下,经济理论界对公债的看法,还是长期存在截然相反的对立观点。作为亚当-斯密否定公债的先声,早在1750年大卫-休谟就曾说出一句强烈表达“公债亡国论”的名言:国家不消灭公债,公债必然消灭国家。面对公债余额扩大二百多年,负债国家非但未亡、反而率先发达的事实,已经没人再重复该名言了,但“发行公债如吸食鸦片”的替代说法,却还在流传。
  (一)国债民财。为深刻认识公债本质,按先易后难顺序,先说国债民财。按上面约定的含义,讲国债民财,逻辑依据有二。其一,将社会主体划分为国与民双方,此方债务必为彼方债权,因而国债即民财。其二,依据债权债务恒等原理,增发国债必然等额增加民财。由此得出结论:依据公共需求增发国债,不仅可以满足相应的社会需要,同时还能为国民提供更多金融资产,起到富民效果。
  俗语说:钱是人的胆。国民持有更多国债资产,平时情绪好,敢买车,敢买房,敢送子女上学堂,有助于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科教,增强国力。战时胆气豪,遇灾少烦恼,有款捐,敢表态,救灾卫国债好卖。这不是顺口溜玩笑话,而是一些国家百多年来经历过的史实。上述民谚、逻辑与史实,可以互相参证。笔者据此肯定国债,曾与我国“公债鸦片论”者当面争辩说:发行公债如婴儿喝奶,虽然一旦喝上,就越喝越能喝,以致仅喝奶不够,还需吃肉,但天下母亲没有因此而拒绝给初生婴儿喂奶的。“公债鸦片论”与“公债牛奶论”,孰是孰非,发达国家的历史已经表明,我国的实践将进一步加以验证。
  (二)公债非债。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说法,其第一层含义是说:内债中的债权债务关系,犹如“左右口袋成双对”。作为全民的共同债务,公债的最终负债人中包括公债持有人。如同原子中正负电中和、对外不显示电性一样,从整个民族与国家的角度看,国与民双方的债权与债务相抵,对外不显示债性。这一联系还直接决定偿债资金的来源随债增长,内债越多,付息还本越多,则购买新债的资金越多。因而,只要政府守信用,完全可以借新债还旧债,除非税收确有盈余,可以永远“以债还债不劳税”。这是公债非债的第二层含义。
  其实,如果进一步考虑公债发行和运用必然产生的社会信用创造功效,则公债非债还有第三层含义:自我生长没有罪。这层意思是说:只要政府守信,按时付息还本,则非但无需动用财政税收偿还公债,社会上还将有越来越多的钱要购买公债,需要政府增加公债发行量,扩大公债规模,让国民更富有。从小细胞到大星系,都表现出自我生长现象,既然它们生长无罪,公债扩大也就没有罪,恰当运用还有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债本性实为国民功狗,至于能否被充分利用造福于民,则取决于国民观念、公债法规与政府决策。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公债风险与忧虑的多角度释疑  既然公债非债、国债民财的逻辑含义如此清楚,社会功效如此显著,历史经验如此确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天世人还对公债看法不一,社会舆论时常对公债风险表示深深忧虑呢?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5方面原因。
  (一)受私债影响,公债的特殊性质不易被人理解。同样作为社会信用,私债与公债确实具有很多共同点,因此二者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总量扩大的平均速度也差不太多。人们往往凭直觉理解事物,对公债私债不加细分,忽略公债与私债之间存在的性质差别。这种混同,在实践中恰恰导致人们对公债的忧虑甚于私债。由于私债分散,与纳税人无关,并且每一笔私债的数额与债权人毕竟很少,远不能与公债相比,因而不会像公债那样受到公众普遍持久的关注。其实,这种关注范围与程度之差,本身就反映出公债有别于私债的特殊性质。
  (二)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多数争论,都不易说服对方。例如无神论与有神论之争,至今尚未在全民中形成统一认识。对公债的争论,恐怕短时期内也难以取得一致看法。但发展趋势是明显的,早期经济学界抨击公债的名家多,且言辞激烈,越往现代,肯定公债的人越多。这主要不是理论说服的结果,而是来自公债规模扩大、功效显现的事实压力。可以预见,随着公债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与社会功效的更多显现,否定公债之声,尽管不会彻底熄灭,但必然越来越小。
  (三)公债危机个案,妨碍对公债本性的深入理解与充分运用。正如多种原因可能造成火车、汽车与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发生意外交通事故一样,公债难免由于期限匹配欠佳、金融市场异常变化、法律法规存在缺陷以及监管层不当干预等类主客观原因,出现偿债危机。总地说,此类情况属于少数个案,本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但却往往被公债否定论者拿来作为公债本身存在风险的例证。
  在公债危机个案的影响下,有关公债的法律法规与监管原则,往往是肯定和否定公债两种不同意见的折中产物,未能无保留支持公债按实际需求自主发行,即使在公债发行管制最宽松的国家,立法机构也规定公债余额的上限。而公债非债的第二层含义:以债还债不劳税,其成立的前提是允许公债依据实际需要自主发行。限制借新还旧的自主性,造成公债偿付危机,非但不检讨限制自主发行的不当,却反过来用于论证限制的必要,真正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立法机构规定的公债余额上限,如果是绝对不变、不容再议的,即真限制公债借新还旧自主性,那问题就大了。如果所定上限可重议、能上调,只是将公债借新还旧的自主权保留在立法机构手里,不让与政府,那么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这样规定,虽然发债程序麻烦,但多一层审议,可以取信于民。经过立法机构辩论后再表决,最后结果通常也还是要提高公债上限,以满足实际需要。这是由立法机构决定公债上限的国家,直到目前还能实现公债非债第二层含义“以债还债不劳税”的原因。
  (四)政府官员腐败,降低公债信誉。除了上述经济与法规方面的原因外,政治方面的原因,有时也会使公债发行受到质疑,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官员腐败,滥用财政税收。官员腐败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多方面的,仅从公债角度看,足可使人们普遍怀疑公债发行的公益性与必要性,知识界对此的质疑往往比普通市民强烈。这一在理论上与公债固有本质不相关的实际问题,最容易扭曲对公债本质的深层认识,极大降低公债信誉。为使公众对公债的使用放心,官员的廉洁和财政预决算的高度透明,显然不可缺少。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史以来官员廉洁是相对的,彻底消灭腐败绝非易事,如果等到腐败绝迹才开始发行公债,国家民族落后于人的时间就太长,距离太大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笔者倾向一心忍、两手抓:一方面明知存在腐败,明知代价高昂,也赞同为该建的公共工程与该办的公益事业发行公债,以换取哪怕打折的改善;另一方面热切盼望加大反腐力度,健全监督制度,能够使腐败官员绝大多数被绳之以法。
  笔者对腐败现象所持的这种忍耐,不单出于对国家富强的盼望,同时还含有对腐败资金流向的渺视:逃不出如来佛手心。粗略估计,包括腐败者的各种挥霍在内,大部分腐败资金终究还是在国内转,被金融机构融通给各方面使用;少部分被转移出国门,被地球其他人使用,即使其中有几美元加入旅行者探测器,至今也还没有飞出太阳系。达观地看待这一切,就不会因噎废食,惧腐废债,错过发展时机,延缓修地铁、开校车、治江河、兴科教等利国利民好事。
  (五)政局动荡使公债发行与评价陷入政治纠纷。在政局动荡的特殊时期里,公债发行更难获得一致支持,执政党要增发公债,在野党往往强烈反对。这无疑也是公债本性长期难以得到公认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公债发行原则与我国当前需要利用公债的领域  基于对公债本质与作用的上述认识,站在人民立场,为了国家富强,发行公债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一条:依据公共需要。需要发行就发行,不必发行就不发行。在债券市场资金供给允许的限度内,需要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不必过多考虑其他限制指标。譬如,国际上通常讲的负债率指标等,都值得参考,但这类指标世界各国差别很大,而且还在变动中,因而不宜作为决定性判据。渴了就喝,困了要睡,实事求是,发不发行公债,发行多少公债,决定性的判据只有一个,即眼下有无公共需要。这是一元论,易于操作。如果指标过多,判据混杂,就会像喝水犹疑再三妨碍健康一样,不敢充分利用公债,有碍国家发展。本着上述原则,我国当前需要通过发行公债,加快以下领域发展。
  (一)发行减税增补国债与地方公债。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过重,不仅制约经济发展,而且妨碍合理进行初次分配,相当多的职工拿不到合理工资与住房补贴。1998年国务院决定全国实行房改,其中禁止单位向职工提供实物住房的关键替代政策,是给职工发放住房货币补贴。贯彻该决定十多年来,大致呈现3种情况。一是少数高薪行业,其职工购买商品房不成问题,买别墅者已占相当比例,货币房贴主要体现减税作用,不受重视。二是中等收入行业与公务员,能够拿到住房货币补贴,有些单位还不止一次集体购建房,职工可以从中得到出售或出租住房的额外收入。3是大量的低收入企业,无条件集体购建房,职工工资低,多数拿不到住房货币补贴。
  上述的第三人群,租房难,买房更难,形成目前我国的城镇住房难题。为合理调节初次分配,使工资中包含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再生产住房必要价值,有必要利用减税政策,促使低工资企业给自己的职工发放货币房贴,在缓解城镇住房难题的同时,减轻相关企业的税负,促进经济增长。因减税而减少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需要各级财政发行公债弥补。其中各城市的减税额,与本市所属企业增发的货币房贴成比例,应当公示,接受领取货币房贴的职工监督。由于减税增加房贴,会提高低薪阶层收入,受此拉动经济总量与税基将会扩大,税收的实际减少数量,或许并不很大。
  (二)发行科技振兴国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神速,为避免扩大差距,我国需要大力加强科研。为此需要增加的科技投入,除一部分取自税收外,还可由中央财政大胆发行国债筹集,只要运用得好,应最大限度满足需要。其中可用一部分设立科研奖励基金,重奖作出突出贡献者,以便在青少年中激起对“数、理、化、天、地、生”的广泛爱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国家未来的强弱,主要决定于人的素质和科技水平,对此朴素道理必须保持清醒认识。
  (三)发行铁路建设国债。近年我国铁路建设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剖析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我国的铁路建多了,铁路运力大于客观需求,也不主要是铁道部官员贪腐所致,首要原因是铁路投资的巨大社会效益长期被无偿剥夺,没有在铁路财务效益中体现出来。即使不算铁路过去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仅于现在进行资产估值,也绝不会真地资不抵债。如若不信,可以考虑如国有银行股改那样向外国战略投资者出售铁路股权,测试一下中国铁路网络究竟值不值钱。实际上,中国的铁路网早已大幅度溢价了,资产现价比其账面净值不知要高多少倍。
  针对上述原因,对症下药,解决眼下铁路建设资金短缺的最佳办法,也就是最实事求是、最公平合理、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发行铁路建设国债,补充铁路国有资本金。这部分新增资本金,除了用于确保铁路在建项目顺利施工和已批建设项目按计划开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铁路新线的可行性论证与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增加线路储备。目前我国的铁路新线储备严重不足,已经规划的12万公里大陆铁路网,“十二五”即将全部建成,以后的“十三五”“十四五”还延不延长全国铁路网,修不修建新的铁路线?铁路选线与勘察设计前期工作需要深入细致,不是短时间就能轻易完成的。如果铁路还要大发展,线路储备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抓紧,该投入就要及时投入。一旦国家切实投入国债资金,债券投资与银行贷款就会踊跃跟进,这是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
  (四)财政部代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方公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产生的沿线房地产价格上升与商业税收增加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只能在城市财政的层次回收,乘客票价不该分担产生这部分社会经济效益的投资建设成本。按照投入产出对应原则,城市财政无疑应当理应承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但进一步考虑城市财政通过税收增加与地价上升实际获益的时间,是在轨道交通建成之后,而不是需要大量投资的建设过程中,处理这种时差的最佳办法就是发行公债。在我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情况下,只能沿用现行的变通办法,由财政部代发。

  (五)财政部代发公益校车地方公债。全世界绝大多数文明国家,都已经在中小学义务教育内容中,包含了开校车,其费用同其他各项义务教育一样,由地方财政出。为此需要发行的地方公债,目前也必须通过财政部代发。
  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加快上述领域的建设与发展,社会资金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将大幅度增加,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发表于 2012-9-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层看不到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352694115 发表于 2012-9-9 10:05 [img]static/image/common/...[/img]
高层看不到啊

高层其实一直是支持铁路建设的,可惜高祖及后台为了自己利益集团把经念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大邵网 版权所有 法律:邵阳公益律师 合作QQ:857526 业务:182-05277205
苏ICP备2020069906号-4 技术支持:大邵传媒  Powered by Discuz! X3.4 51LA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揭秘环球影城站 “地景”融入度假区
海外搭建平台光影传播文化
中国4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遭到日方监视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
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抗日救国我辈之责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印度紧急采购狙击步枪配发克什米尔 耗资1.5亿美元
【国际锐评】首见美方代表 两国元首引领经贸“加减法”
德云社怒怼艺人信息泄漏 汤唯等明星曾遭电信诈骗
胡春华:拓展东北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合作深度
同受美国打压,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差别咋就这么大?
我们的节日·元宵|北京大兴首办京南新春文化庙会寻年味
创历史!北汽女排逆转上海挺进决赛
申根签证改革方案进入立法程序在欧盟理事会获批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伊朗抓获13名恐怖嫌疑人
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距离拍摄大白鲨
“80后”干部逐渐展露头角 他们有何“秘籍”?
闲不住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彪采访手记
NBA全明星周末今日看点:三分赛情怀与噱头并存
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三个重大意义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 即将更换燃料棒
洞察号传来最新火星环境测量数据,火星能否移民即将揭晓
西甲:皇马主场1:2赫罗纳遭逆转 拉莫斯染红
小县城的农民工招聘会为何引来沿海企业?
陕西西安雁塔区官网现“奇葩回复” 这三人被处理
亚洲杯受重用 中国哨进FIFA梯队
华为高管亮相达沃斯 承诺允许外国官员参观实验室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想找警察帮忙"捉奸" 结果摊上事
铁总:春运第三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
台大医院继任院长人选迟迟未定 台大发声明回应
“港独”分子致信特朗普提奇葩要求 他能办到吗?
海南首例供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启程赴广东捐献
回看2018年娱乐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身败名裂
洪秀柱讲“马与驴的故事”,到底有何深意?
美众院再通过支持台湾返世卫提案 台网友:又来要钱
全媒风向 | YouTube更新应用程序中切换视频的方式
以色列空袭加沙多处哈马斯目标,报复之前针对以军的枪击事件
中式台球成“全球最大台球联赛” 扎根非洲坚持走国际化路线
关正文获年度综艺风向人物 《一本好书》用深沉方式与大众沟通
官方发布!安徽这些高速路今年开建
沪公布11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最高罚金10万元
日媒称美雷达难追踪中俄高超音速武器 想用卫星监视
美国还开门吗?参院将对两提案进行关键投票
英雄九天归故乡 中国航天着陆场系统建设成就斐然
美国将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中方回应
北京世园会 我们准备好了
林清玄:在俗世的生活中,书写着出世的超越丨凤凰网评论
起底口红机 成都销售商称“90%都是假货”
财政部:前7月全国财政收入超12万亿 同比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