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1***

[发展大计] 最全的邵阳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振羽  



    吕振羽(1900—1980),名典福,字行仁,武冈州(今邵阳县金秤市乡溪田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1900年1月30日)生。曾祖父为太平军旗卒,祖父是自耕农,父亲为乡村塾师,性皆疾恶怜贫,常为吕振羽兄弟讲社会黑暗。

    吕振羽7岁入乡塾。少怀凌云之志,学习勤奋。一次塾师点书太少,他哭了起来,要老师多点。13岁时,曾作《咏榴花》诗言志:“门前榴花树,花开血样红,何时结硕果,此日莫摇风。”民国5年(1916)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冈县立中学,在教师肖石城的影响下,他广阅康梁著作,崇信改革,尤慕邑人蔡锷。在《曷各言尔志》的作文中写道:“如国泰民安,暮年有茅屋两间得以卧读唐诗足矣;若国不得救,民不得安,即拜告祖宗,与恶势力拼杀,血溅沙场,见轩辕于地下。”民国8年6月,“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联络当地一些学校,组成武冈县中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学生会会长,领导学生实行自治,开展“反日仇货”运动。

    民国11年,吕振羽怀抱“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后改为湖大工科)攻习电机。民国14年5月,吕振羽加入中国共“CC”主义青年团,毕业前夕,经湖大青年团组织决定,加入国民党。

    民国15年7月,北伐军光复长沙,刚由湖大工科毕业的吕振羽立即投笔从戎,转战江西,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代理师政治部主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离开部队,经上海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攻习政治经济系,因经济拮据,半年后重返上海。民国17年秋抵北平,任教于民国大学、朝阳大学,并受聘主编《村治》月刊。翌年,离开《村治》月刊社,与中共党员郑侃、杨刚、刘思慕等人先后创办《新东方》杂志,成立“东方问题研究会”。不久,均遭国民党查禁。“九一八”事变后,吕振羽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参与筹建热河抗日义勇军,营救被捕学生和中共党员的活动。同时以笔为枪,写成《中日问题批判》和《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上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实行扩张的原因,痛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民国23年,他参与当时的史学论战,继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后,写成《史前时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两书,首创殷商奴隶说和西周封建说,给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以沉重打击。民国14~15年,他受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和周小舟委派,不避艰险,赴南京与国民党代表曾养甫、谌小岑进行国共合作的谈判,忠实地执行了中共联合抗日的主张。在谈判间隙,他还写成《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民国25年3月,经周小舟介绍,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振羽奉命回湘,组织“湖南文化抗敌后援会”,与翦伯赞等人创办“中苏文化协会长沙分会”,出版会刊《中苏文化》。民国27年夏,日寇陷徐州,围武汉,攻湖南,局势严峻,他又奉命回家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实行坚持抗战,培养抗战干部的教育。在该院发展中共党员40余人,民族解放先锋队员100余人。国民党惊呼该院为中共的“西南抗大”,于翌年4月强行解散。他奉命转入农村,领导组建武冈、新宁、城步、绥宁等县中共地下组织。民国28年8月,又奉调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和统战工作,并受聘为战时迁渝的复旦大学教授。民国30年2月,他的《简明中国通史》(上册)在重庆完稿。“皖南事变”后,吕振羽化名柳岗,奉调苏北,执‘教于中共华中局党校,兼任华中局编审委员,被学员们称为“老夫子”。民国31年初任中共华北局书记刘少奇的政治秘书,跟随刘少奇长途行军,历时10月抵延安,后改任刘少奇学习秘书,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振羽任冀、热、辽救济分会副主任,协助解放区救济总会代表伍云甫与联合国救济总署、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署谈判。民国36年2月,他的《中国民族简史》脱稿于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多民族历史的著作。次年2月《简明中国通史》(下册)脱稿于大连,同年全书出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干部读物和高等学校教材。东北解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振羽历任中共辽东省委常委,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委委员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并兼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授和历史教研室顾问。

    1963年,吕振羽蒙不白之冤失去自由。“文化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为构陷刘少奇,广事株连,污蔑1935年的南京谈判是“勾结蒋介石消灭红军”,审讯吕振羽700余次。他身陷囹圄,在1日报纸上写了20余万字的“读史随笔”和上千首诗词。当得悉刘少奇被开除党籍时,他义愤填膺,挥笔成诗:

        二十世纪风波寒,三顶帽子绝代冤,

        忠奸功罪全颠倒,吁天辩诬董狐篇。

    1975年,经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批示,吕振羽获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1980年7月病逝。8月9日,中共中央在八宝山公墓举行追悼会,悼词中称他是“我国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  喆



姚喆(1906—1979),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邵阳城东(今邵阳市郊区鸡笼乡光辉村),仅读了3年私塾,后打柴放牛,耕田种地。民国15年(1926),全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姚喆被选为横塘乡农民协会主席。他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成为有名的农民首领。大革命失败后,遭反动派通缉。民国17年4月,姚只身逃到南县,加入黄公略、黄纯一领导的湖南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同年7月,参加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民国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姚喆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师参谋等职务,参加了艰苦的井冈山保卫战,打长沙、攻赣州,转战湘赣闽,和保卫中央苏区的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共参加过大小战役200 多次,先后五次负伤,多次受到通令嘉奖,中共中央军委曾授予他三级红星勋章。

    民国22年冬,中央苏区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向福建和武夷山方向发展。红四师攻打福建沙县,由红十团担任主攻任务,时任团参谋长的姚喆同师团指挥员拟订作战方案。民国23年1月25日深夜,红四师向沙县县城发起猛烈进攻。城墙被爆破一个口子后,姚喆随主攻营迅速出击,在突破口,他指挥部队多次打退国民党军的反扑,又向城内纵深发起进攻。当时天黑,姚喆嫌提灯的通讯员动作迟缓,接过马灯冲在队伍前头,在街巷转角处,冷不防跳出_名敌军,举刀猛砍其头部,姚喆一闪身,刀锋顺耳跟一直划裂到嘴唇,顿时鲜血直流,扑倒在地。伤愈后,刀痕一直留在左脸颊上,从此“姚一刀”成为大家对他尊敬的称呼。这次沙县战斗消灭国民党军两个团,荣立一等功。

    在抗日战争中,姚喆历任旅参谋长、大青山抗日支队参谋长、大青山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塞北军分区司令员、绥蒙军区司令等职。民国27年7月29日,李井泉、姚喆率领大青山抗日支队从晋西北的五寨县出发,冲破重重

阻力,于9月初到达大青山。9月6日,姚喆率领支队攻入绥远陶林县城,一举歼灭守敌。10日又攻克绥北重镇乌兰花,全歼守敌100余名。

    为了团结抗战,姚喆努力做好蒙古族上层人员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团结抗战工作。部队明确规定,不准向蒙民摊派粮草,不准索款索物。号召那些开明绅士、富农、牧主捐弃前嫌,共同抗日,做到有钱出钱、有马出马、捐资捐物,报效祖国。激发蒙汉民兵的抗日热情,吸收2000多名蒙汉青年入伍,扩大了抗日队伍,改步兵为骑兵,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民国31年秋,日本侵略军汇集在绥远的各路兵力,并配有飞机大炮,共3 万余众,对大青山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姚喆充分利用大青山根据地有利地形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亲自率所属本部三团教导队和直属支队两个连,声东击西,穿缝钻隙,使日伪军损兵折将,疲于奔命。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姚喆又将小股部队化整为零,白天钻桦林,黑夜下平川,转战大青山中,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巩固了根据地。

    民国34年春,姚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并任绥蒙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姚喆任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率领绥蒙部队,继续坚持在大青山周围的广大地区浴血战斗。同国民党军队奋战,歼灭了国民党董其武的一个师,投诚和俘获达1万多人。民国38年,姚喆派人与国民党绥远军政长官董其武进行多次秘密联络,促使董其武于民国38年9月19日脱离南京政府,投向人民怀抱,和平解放绥远,实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用“绥远方式”解放绥远的指示。

    1951年6月,姚喆调任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9月,二十三兵团奉命出兵入朝,担任奉川、院里和南市三个飞机场的兴建任务,姚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工程如期峻工并交付使用,得到中共中央军委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

会的嘉奖。1952年1月,姚喆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1955年2月,调任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9月,被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在步校期间,姚喆是人民解放军中较早注意军事理论研究,注重现代军事装备技术研究的将领之一。

    1961年初,姚喆调任武汉军区副司令。1969年,中共武汉军区党委分工他负责军队生产,决定围垦荒草浩淼的沉湖。他率领10万军民,经过8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将围垦出的40万亩荒草滩,变成旱涝保收的富饶良田。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姚表现出一个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大无畏精神。

    1979年春,姚喆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五届政协常委会后,在返回武汉途中突然休克,医治无效,于1 979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骨灰盒安放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也烈  



    袁也烈(1899—1976),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于武冈州(今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民国10年(1921)8月,袁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听过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演讲,接受进步思想。

    民国13年7月,袁考入桂林军官学校。之后,投奔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股干事。民国14年7月,由聂荣臻、杨期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1 月,袁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六连连长。翌年5月随团作为先遣军出师北伐,屡立战功。克武昌后,调任该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

    民国16年5月9日,袁也烈列席了在武汉召开的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民国16年7月,袁也烈奉命率部由武汉开赴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在向广东挺进途中的三河坝战斗中失利。袁也烈也于同年10月回到家

乡,与刘龙云、王圭田等恢复中共武冈特别支部,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

    民国17年5月,中共派袁去国民党军唐青云部作兵运工作。后袁离部队去上海,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是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派袁去广西龙州。民国19年2月,袁参加了邓小平领导的龙州起义。后担任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龙州失陷,率部队向百色方向突围,转战贵州、广西边境,历时半年,屡挫国民党的合围、拦截、追击之敌,于10月23日在乐业县上岗村与红七军胜利会师。11月,一纵队编入红七军,袁任红七军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民国20年2月,红七军北上江西与中共红军会合,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今乐昌县)遭敌袭击,袁身负重伤。

    民国20年5月,袁也烈在上海养伤时被英国巡捕逮捕入狱。在狱中,敌人施以酷刑,袁忠贞不屈。民国24年10月出狱后,经周小舟介绍到北方局,恢复了中共党组织关系。民国25年11月,被派往绥远兴和县举办抗日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工作。民国26年1月调回北平,任全国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武装部长。对北平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和进步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和游击战术训练。民国28年7月,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徐向前任校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抗日军政干部,被誉为八路军中的“出色教育家”。

    民国31年3月,调任清河军区参谋长,民国33年1月,袁也烈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9月任代司令员,指挥了著名的禹城战役,生俘拒降日军山峪大队长以下官兵607名,毙敌145名,创山东战场歼灭日军最多的光辉战绩。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被迫于民国35年1月10日与中共签署了停战协定。5 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6月7日,袁也烈指挥部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全歼德州城内守敌4000多人,生俘国民党军指挥官中将王继祥。8月,渤海军区奉命组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袁也烈任该师师长,奉命发起著名的“三打邹平城”的战斗,歼国民党军2600余名,毙敌少将师长李凯荣,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消灭山东解放军的阴谋。

    民国35年11月7日,袁率领第七师奇袭临淄城,打了大胜仗。是月15日,又率该师分东西两路进军,西路发起齐东战斗,东路攻击寿光,接连给国民党军以重创,使蒋介石“双十”节前打通胶济线的阴谋完全破产。之后,袁指挥部队转战黄河以南,先后解放了青城、博兴、广饶及小清河以北广大地区。

    民国37年2月,渤海纵队组建,袁也烈兼任司令员。是年4月2日起,袁率渤海纵队策应山东兵团在津浦路中段作战,迅速解放了潍县。9月,袁率部参加解放济南的战役,在山东兵团统一指挥下,渤海纵队与兄弟部队一起,经过8昼夜的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0万人,解放了济南。袁任济南警备区副司令员。11月,袁也烈奉华北野战军指挥部命令,率渤海纵队参加淮海战役。

    民国38年3月,袁也烈调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解放青岛和长山岛战斗。

    同年12月,袁也烈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2月升司令员,1952年11月改任政治委员,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做了大量的工作。1953 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华东海军,与袁也烈和司令员陶勇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1955年9月,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2月升任海军副参谋长。1956年6月当选为中共海军党委常委、海军党的监委副书记、海军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并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1958年10月,随叶剑英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出访波兰。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64 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下,袁也烈于1976年8月8日在北京含冤逝世。197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为袁也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耀湘  



    廖耀湘(1906—1968),名建楚,邵阳县土桥(今新邵县土桥乡)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民国15年(1926)毕业于长沙岳云中学,同年入黄埔军校。民国18年转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骑科。毕业后赴法国入圣西尔军校机械化骑兵专科深造。民国25年(1936)毕业返国,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第二连少校连长。翌年升该总队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是年日军进犯南京,他参加保卫南京战役。南京沦陷后,于民国27年脱险至汉口,曾以“南京战役之经验及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为题,上书蒋介石,蒋破格升任他为第二百师少将参谋长。9月,该师扩编为第五军,廖耀湘任该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民国28 年岁末,参加昆仑关战役,予侵华日军以重创。民国29年6月,升该师师长,开赴滇西战场,抗击日军。

    民国3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随远征军去缅甸,同日军激战于古同、叶西达、曼特勒等地。由于英军撤退,使整个远征军作战失利,廖军被迫越过野人山。当时正值雨季,道路被淹,野人山又人迹罕至,原始森林里瘴气、毒虫侵害,给养不继,医药匮乏,部队行进非常艰难。廖耀湘发动官兵互助互励,艰苦跋涉3个多月,胜利到达印度东北境之列多,使英、美军官惊叹不已。民国32年10月,在盟军总指挥史迪威指挥下,廖耀湘率二十二师由印度进入缅甸,参加打通中印公路之战,先后攻占太洛、孟关、卡马英等地,歼灭大量日军。因作战有功,国民政府于民国33年8月,授予廖耀湘“青天白日”勋章,并晋升为新编第六军军长。11月,率部渡过伊洛瓦底江,向日军发动反攻,攻克瑞古、芒卡等地。在反攻缅北战斗中,廖部伤亡7000余人,取得歼日12000余人的重大胜利,对打通中印公路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曾有人赋诗,略记其事云:

        征缅军从绝域过,居然振旅到恒河;

        一朝回马真无敌,羽檄交驰捷报多。

    为此,美英政府分别授予他自由勋章和十字勋章。同年12月廖耀湘率新六军空运返国。民国34年4月,日军进攻湘西,新六军空运至芷江对日作战。8 月,日本投降后,廖率部去南京上海,接受日本投降。

    民国35年1月,廖部海运东北,参加反共内战。5月18日,廖指挥新六军迂回攻入四平以东地区,迫使解放军撤出四平街,曾一度给东北解放事业带来困难。民国36年9月,升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民国37年9月,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包围锦州,时廖耀湘任辽西兵团司令,指挥6个军,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10月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廖命令该部急速西进,企图重占锦州,被解放军包围。10月26~28日,廖耀湘这支拥有10余万人的美式装备兵团全部被歼,廖被俘。

    1961年12月,廖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已改造好的战犯第三批特赦释放,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届委员。1968年12月2日,病逝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  干  



    张干(1884—1967),名攸凰,字次伦,清代新化县坪上(今新邵县坪上乡)人,光绪十年(1884)生。家贫,10岁丧父,赖长兄卖豆腐为生。张干半工半读,甚为刻苦。深夜,一灯如豆,苦读不休,有时倦极入睡,他便以纸条点上暗火,系于指上,入睡时,烧着手指痛醒,复读如故。乡人赞道:“苦读如张干,何愁不成才!”张干亦有诗云:“回忆孤儿苦学时,负薪挂角古人师”。张干苦学成才的故事,至今仍为坪上人教育子女的好教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湖南省中路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毕业,以第三名奖授举人称号,并留校任教。民国元年(1912)中路师范学堂改为湖南公立一师。民国3年,该校改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任首届校长。他治校严,校风好。聘任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等名师主教,又首创《一师一览》,将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及办学情况与经济开支,编印成册,公诸于世,以求公评而资改进。时,省立四师并入一师,由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四师学生因须多读半年甚为不满。毛泽东亦于是期转入,也有意见。民国4年上期,省议会规定师范生每期需交10元学杂费,学生以为是张干讨好议会而建议收款的,便群起反对。张干处事固执,于是发生了驱逐校长的风潮,由毛泽东起草“驱张宣言”。张干坚持要开除毛泽东等学生,后经杨昌济等教师斡旋,以记过了结。是年下期,张干离校。先后任县、省视学及省教育司督学。

    民国16年,张任湖南省立第五中学校长。因校图书馆失火,衡阳当局诬为校内共.\"产:\"-党员作案,便派军警进校搜捕,遭到张干的坚决抵制,保护了进步学生。

    民国30~38年,张任湖南省立六中校长。他提出培养学生“爱国家爱民族之信心,实践勤劳节俭之生活,启发互助服务之精神,俾成为文武合一之人才,以备抗战建国之用”的办学宗旨。民国33年,日军进犯邵阳前夕,他毅然将省立六中迁往他的家乡黄土坳及白宁,历尽艰辛。民国34年4月,日军进犯黄土坳,他又果断地疏散学生,保护了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和谈消息传至六中,他高兴已极,立即发电报致毛泽东主席,盼以国事为重,力促和谈成功。张干的女儿张竹如是从延安抗大学习后回湘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他曾多方暗中掩护。六中职员钟景道,系中共党员,反动当局准备对他下毒手,张干得知后,急驰书暗示说:“此间对弟亦有流言,下期是否仍来校工作,请酌。”钟得信立即远避,方免于难。

    长沙和平解放后,张干生活颇为艰难。周世钊曾向毛泽东介绍张干还在妙高峰中学教书情况。毛泽东说:“张干很有能力,30岁就当一师校长,不简单。原先我反对过他,现在看来,当时赶走张干,没有多大必要,多交几元学杂费的事,也不能怪他。至于多读半年书,有什么不好呢?”并对张干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表示赞赏。1950年10月,毛泽东致函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说张干是湖南教育界老人,一生教书未做坏事,应予津贴养老。不久,省政府先后两次以1 200斤救济米及50万人民币(旧币)送到张干家。张干感激万分。1951 年9月,毛泽东特邀张干、罗元鲲等到北京住了两个多月,游览了名胜古迹,坐飞机看了万里长城,乘军舰观渤海,在瀛台合影留念,极尽师生之谊。后张干受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顾问。

    1963年,毛泽东得知张干患高血压病,亲笔写信慰问:

次伦先生左右:

    两次惠书,均已收读,甚为感谢。尊恙情况,周惇元兄业已见告,

    极为怀念。寄上薄物若干,以为医药之助,尚望收纳为幸。

           敬颂

                         早日康复

                                   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1967年,张干以病终,葬长沙岳麓公墓。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曼真  

   

贺曼真(1879—1967),名模,字范钦,清光绪五年(1879)生于邵阳东乡(今邵东县槎江乡)。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邵阳驻省师范学校。民国元年(1912)于邵阳北塔庵创办循程学塾,贺任教育主任,主张教育劳动化、生产化、平民化。提出“一把锄头一本书”的口号,学生学习之外,还参加砍柴、种菜、挑水等劳动。教材自编自选,有诗歌,小说、科学知识等。以“忠勤实勇”为校训,旨在培养尚公德、爱劳动、敢想敢干的文武兼备人才。在当时颇为惊世骇俗,人们乐于送子弟入学。始招26人,第二学期增至60人,一年后骤增至200余人。后改为循程小学,贺任校长。民国16年,贺与胞弟贺绿汀参加农民运动,遭反动派通缉,兄弟出走南京、上海。翌年,贺回邵阳,意识到救国救民,走循程

之路行不通,在其诗中写道:

        教育成为夫子墙,为何生效在村乡?

        循程事业皆空阔,悔不当年事稻粱。

    于是在状元洲兴办曼真农场,养蜂、务农,潜心研究园艺技术。然招来不少冷眼与讪笑,贺怡然自得,欣然赋诗云:“种橘万余株,种桃一百五,养蜂三十群,饲鸡五十羽……朝来拾树枝,夕叩溉花圃。所能人自尽,所需人自取。人生只有忙,谁云园中苦。”贺悉心培育柑桔、梨、桃等优良品种,热情为附近果农传授嫁接、整枝,防治虫害等新技术。培育和推广卷心甘兰、洋葱头、大芹菜、红菜苔、太和西瓜等新品种。引进爪哇和广西甘蔗,比本地甘蔗产量提高数倍。还改进榨糖机器,改进制白糖的方法。贺对引进美国脐橙的驯化研究达20年之久,使脐橙在邵阳扎根,且能丰产。贺对米丘林的学说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米丘林的科学理论,驯化引进的日本温州蜜桔,解决日本温州蜜桔在邵阳容易发病枯死的难题。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论大小,从不保密,推广出去惟恐不快。邵阳历来种白菜,而贺认为原有白菜品种质量差,试验培训新品种,一邻居曾当面奚落,背后嘲笑。贺培育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品种后,这位邻居亦非常羡慕,欲讨种又不好开口,便在夜里去偷,贺发现后,笑容可掬地送给他好些种子,且说:“我的研究成果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欢迎大家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在邵阳专区园艺场负责养蜂,对蜂种的鉴别,蜂箱的选用,放蜂的方法等方面广为研究。尤以对意大利蜂种的引进和饲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7年得到湖南省农学院副院长周汝沆、教授柳子明的考察肯定。同年6月6日,邵阳市政协为贺举行从事园艺工作30周年庆祝大会,程星龄副省长在会上高度评价了贺曼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中共邵阳市委、邵阳专署分别赠送了屏匾。贺1967年逝世,享年88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尹如圭  



尹如圭(1918——1949),名国瑞,字景星,宝庆东乡(今邵东县流光岭乡桃花村)人,民国7年(1918)生。其父尹伊仲系太一乡团防局长。尹如圭自幼聪慧。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喜吟咏。及长,广泛阅读进步书刊,知识甚丰。

    民国25年,蒋介石无意抗日,积极反共,尹如圭目睹时局,感慨抒怀,作了《吊三闾大夫》一诗云:

        汩罗西望碧粼粼,樽酒江边吊逐臣。

        身后才名悲宋景,眼前患难甚赢秦。

        怀王不是怜才主,楚泽空伤失意人。

        一卷离骚谁继响?江河万古不沉沦。

    翌年,尹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家乡创办“救亡图书馆”,捐资收集进步图书,还利用星期日,召开“时事座谈会”,宣传抗日救亡。芦沟桥事变后,尹如圭面对山河破碎的惨状,心潮难平,作《从军行》一诗:“男儿之驱长七尺,谁甘白头老书史;昨闻蓟北飞胡尘,跨上征鞍征万里。”为了更深入地发动和组织民众抗日,尹如圭和禹问樵等人,在流光岭及其附近一带开办民众夜校,在崇山铺、团山等地举办抗日宣传墙报,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5月,尹如圭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流光岭支部负责人。翌年秋,中共邵阳党组织遭到破坏,共.\"产:\"-党员彭柏林遭惨杀。尹如圭被叛变者向其父尹伊仲告密,暴露了身份,随而潜逃安乡,以帮工、做小生意糊口度日。他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感到无比忧伤,赋有诗云:“风木兴怀嗟失养,江山蒿苜痛连兵,已判歼虏难久战,和平消息总堪惊。”

    民国32年,尹如圭辗转回到家乡,其父以为尹如圭回心转意,也不再责怪其往事。并说:“今后你拿笔杆子宣传抗日,我拿枪杆子和日本侵略者拼,日寇如果敢来我们这里杀人放火,就打它个片甲不归”。尹如圭听后,忙说:“日本侵略者太残忍了,我虽是文弱书生,胆是“逼”出来的,我也要拿枪杆子,一起干,还望父亲把本钱拿出来”。其父不予反对。将长短枪支100多支,集中起来,组成一支300多人的抗日游击大队,尹如圭任大队长。民国33年秋,日军侵犯邵东地域后,尹如圭率抗日游击队,昼伏夜出,出奇制胜地给以抗击。东乡唯流光岭、团山、崇山铺一带,没有受到侵略者的进犯。乡民称太一乡为“太平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尹如圭从事新闻事业,决心“要为人民奔走呐喊,启发思想,识别真伪忠奸”。民国35年,尹如圭和禹问樵、陈芸苍一道,在乡间创办《开平周报》,以求实、敢言为宗旨,用事实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残害人民的罪行。民国36年夏,《开平周报》社址迁往邵阳城内,不久与《铁报》合并,改名《劲报》,尹如圭任社长,禹问樵任主笔。是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尹以办报为掩护,开展秘密工作。民国37年5月,尹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38年春,尹如圭受中共邵阳中心县工作委员会的派遣,离开报社,回到家乡。6月,率领其父控制的地方武装300余人枪起义。6月下旬,中共邵阳中心县工委经中共湖南省工委批准,将这支部队和邵阳县东乡李建中部、张大野部和南乡的莫新春、唐道光、李梦麟部组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二支队(简称湘中二支队),尹任司令员。6月26日,在真人岭宾公祠(今邵东砂石乡内)宣布起义,旋即开赴衡、邵、祁边区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牵制白崇禧部队行动,策应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邵阳。7月中旬,邵阳县保安团、警察大队及匡国军(匪首)等部5000余武装,对湘中二支队进行围剿。在一次分散撤退中,因叛徒向匡国军密告二支队的行动计划,尹遭伏击,被捕,审讯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7月20日深夜,尹被杀害于东乡流泽乡六合亭,头悬邵阳县政府门前3天。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是年12月5日,邵阳各界人士在导群中学举行追悼大会,告慰烈士忠魂。

    尹如圭工诗词,其作品慷慨激昂,不作低沉之音。有诗词手稿一卷,由好友禹问樵同志珍藏达40余年之久。1991年,中共邵阳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校编为《尹如圭烈士诗抄》,刊印传世。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国平



袁国平(1906——1941),名裕,号醉涵,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县)范家山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其父务农,兼弹棉花为生。袁6岁读私塾。聪颖好学,10岁考入宝庆循程学校,学业优异,擅吟咏,曾随师登佘湖山吟诗而抒怀:“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感触时世,抱负不凡。民国11年(1922),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一师的学生代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民国1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就读政治科,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7月,以学业成绩优异,提前毕业,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任左翼宣传队第四队队长,随军北伐。在途经湖南澧县时,连夜编写话剧《万县血》,组织演唱,激励军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后调任国民革命军学生团指导员,赴九江讨伐叛军。民国1 6年(1927)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后转汕头,参与组织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与彭湃赤卫军会师,建立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惠来一战,消灭白崇禧军一个团,击毙其团长向卓然。国民党军为之震惊。

    民国18年,袁任湘鄂赣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民国19年2月,当选为红四、五、六军前委委员,同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袁任政治部主任兼红八军政委、政治部主任。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占长沙,袁立即接管《国民日报》,出版《红军日报》,先后发表《共.\"产:\"-党十大纲领》、《土地纲领》、《告工农书》等文告,还亲自撰写题为《怎样巩固湖南的苏维埃政权》和《扩大红军》的社论,在长沙10万工农大会上发表演说,提出扩大红军,以战胜反革命的垂死挣扎,使劳苦群众获得真正的彻底解放。几天中就有8千多人参加红军,筹集军晌40多万银元。其时,袁向前委提出加强政治教育、整顿军纪、统一步调的建议,得到采纳,使部队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宗派主义倾向得到较好的清洗,纪律性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在五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红三军团成为红军的主力军。民国19年8月,袁国平当选为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民国23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民国24年9月任第一纵队政治部保卫局长,11月调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政治部主任。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写了《七律·长征》一诗,袁步韵奉和,诗云:

             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

             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

             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更喜腊子口外月,夜辞茫荒笑开颜。

以亲身感受,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民国25年2月调任中共工农红军学校第三科(工科)政委。第三科改为红军教导师后,他任师长兼政委,又兼红军步兵学校政委。西安事变(民国25年12月12日)后,袁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十八集团军驻陇东办事处主任。坚持

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其时,国民党派来高级军官组成的参观访问团,成员中有袁在黄埔军校的同学,袁诚挚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切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共弃前嫌,携手前进”,并赋诗以赠。其一:“三年同学十年仇,百战纠缠一战休;差幸干戈化玉帛,愿从风雨济同舟”。其二:“逐鹿中原争国是,十年征战听人评;相逢休话阋墙事,莫使神州任陆沉”。一位旧友恭维说:“兄台高才,到我们那边去,定能委以重任,授以高位。”袁付之一笑,答:“但愿同仇敌忾,别无他求”。

    民国27年(1938),新四军成立后,叶挺任军长,袁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会新四军分会常务委员。次年底,袁根据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撰写《江南敌后游击战争中的军队政治工作》,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重心在连队,要求领导深入连队,建立经常的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民国28年,编写《新四军政治工作十讲》,作为新四军政治思想工作的教材,层层组织学习,对提高部队干部的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作用甚大。同年新四军教导营扩建为教导总队,袁国平兼任总队政委。民国29年9月,蒋介石掀起新的反共高潮,密令上饶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拟订围剿新四军的计划。袁揭穿其反共阴谋,与叶挺到上饶与顾谈判。顾的“智囊”先发制人:“请问袁先生,传闻贵军有‘三山计划’,愿闻其详”。袁从容回答:“我们至此的目的是请示北移路线,要求发给粮食弹药,其他无可奉告”。顾亦盛气凌人地说:“醉涵兄,这就不对了!未经请许上峰就擅自圈盘占地,招兵买马,不是破坏政令、军令之统一吗?那是不合法的哟!”袁仰首大笑说:“诸位实在高明,那茅山、天目山、四明山都是敌占区,在日寇的眼皮底下,岂止这几座山,凡是日寇占领的每座山,都是新四军驰聘杀敌的战场,新四军挺进敌后,发动群众抗日,正是实行了蒋委员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都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宣言,贵军要是眼红敌人的眼皮底下的地盘,那就请你们开过去好了,我们愿意恭让,军中无戏言,就一言为定吧!”顾祝同一伙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但是,袁跟随项英(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受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估计不足,对应付突然事变缺乏足够准备。民国30 年(1941)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项英率军部及部属9000余人奉命北移,6日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的重兵袭击,血战七昼夜,弹尽粮绝,大部牺牲或被俘,仅少数人突出重围。新四军军长叶挺在谈判时被顾祝同无理扣押,项英突围后被叛徒杀害,袁国平身上四处负伤,战士轮番背着突围,至章家渡涉水渡河,敌人以机枪扫射,战士以自己的身体掩护袁,渡至北岸,袁不愿战士因照顾自己而造成更大的牺牲,嘱部属突围后向党汇报,掏出手枪,对自己头部扣动扳机,壮烈牺牲。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匡互生  



    匡互生(1891—1933),名济,字人杰,别名日休、务逊。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邵阳东乡天台山(今邵东县廉桥镇丰足村)。家贫,7岁随伯父就读于族祠,1 6岁开始,兼习武艺,对社会邪恶势力,好打不平。宣统二年(1910)入邵阳中学读书。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首先响应,匡随石基攻打巡抚衙门,城破后,承担小西门防卫。民国2年,袁世凯任汤芗铭为湖南都督,任意戮杀无辜,人称“汤屠夫”。匡撰《救国大政策》、《时事感言》等文,用大量事实揭露汤芗铭在湖南种种罪行,汤下令缉捕。国文教师李洞天尽力掩护,幸免于难。

    民国4年,匡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预科,次年入数理部本科。时逢袁世凯窃国称帝,张勋复辟,战祸连年,外侮日亟之际,匡一面努力攻学专业,一面寻求革命真理。时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匡读后十分惊喜,说是“惊醒青年睡梦的晨钟”。民国8年4月,中国代表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北京学生决定于5月7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黎和约,以振国威。匡互生与好友约定,要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并写下遗书,同学深为感动。5月3日晚,由匡主持的以爱国学生为主体的“工学会”召开秘密会议,匡互生主张以暴抗暴,得到很多人赞同。会议决定派出代表,连夜与各校联络,提前于次日举行示威游行,并商定游行队伍在各卖国贼住处组织行动。

    5月4日下午,北京各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提出“外御强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整队行进,匡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队伍行至卖国贼曹汝霖住宅处,匡见曹家铁门紧闭,警卫驻守,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跃进院内。接着,陈荩民、钟巍、杨晦等人相继而入。匡号召警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以振国威”。匡的言词慷慨激昂,使警察受到感动,自动取下枪上的刺刀,退出上膛的子弹,让匡等打开大门,游行者昂扬而入。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演出了火烧赵家楼最壮烈的一幕。半小时后,段祺瑞派出军警逮捕了32名学生。对此,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以示抗议。随后,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学生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段祺瑞军阀政府迫于压力,释放了被拘捕的学生,并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贼的一切职务,和约签字未成。

    同年夏,匡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长沙,任教楚怡小学。时逢北洋军阀张敬尧统治湖南,烧杀掠抢,民情激愤。匡与毛泽东、何叔衡等一道起草驱张宣言。次年,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在教学上,废灌注式,兴启发式,提倡男女同校。民国10年1月,匡与贺民范、黄麟在邵阳创办了长沙文化书社宝庆分社,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民国13年,匡任教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时,致力改革教育,遭校长拒绝,毅然辞职。民国14年春,匡在上海虹口老靶子路租民房办学,以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说,将学校改名立达。办学宗旨:“修养健全人格,实行互助生活,改造社会,促进文化。”随后,又将学校迁往小西门黄家阙路。在教学上,匡坚持“造就完全的人身目的,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优秀品质的人才。”学校不应“只偏于传授知识,而要使学生树立远见,养成良好品质,成为真正的人”。匡又将学校改名学园。民国18年,学园增设农村教育科,辟养鸡、养蜂和园艺专业。学生通过学园艺,培养果树和饲养禽、蜂等实践,增强重农感情,“以求人格教育的充实”。文化课按教育部的规程授课外,还增设了世界语、法语、意大利语、社会学、逻辑学、实践道德等课程。

    民国21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立达学园毁于日本侵略者战火。匡与同仁又重建校舍,秋季复课。匡积劳成疾,民国22年4月逝世。1986年,其骨灰归葬邵东原籍。

点评

曾有幸與其后人商議復辦立達學院事宜,后終未成功,蔚為憾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1 14: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大邵网 版权所有 法律:邵阳公益律师 合作QQ:857526 业务:182-05277205
苏ICP备2020069906号-4 技术支持:大邵传媒  Powered by Discuz! X3.4 51LA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揭秘环球影城站 “地景”融入度假区
海外搭建平台光影传播文化
中国4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遭到日方监视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
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抗日救国我辈之责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印度紧急采购狙击步枪配发克什米尔 耗资1.5亿美元
【国际锐评】首见美方代表 两国元首引领经贸“加减法”
德云社怒怼艺人信息泄漏 汤唯等明星曾遭电信诈骗
胡春华:拓展东北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合作深度
同受美国打压,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差别咋就这么大?
我们的节日·元宵|北京大兴首办京南新春文化庙会寻年味
创历史!北汽女排逆转上海挺进决赛
申根签证改革方案进入立法程序在欧盟理事会获批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伊朗抓获13名恐怖嫌疑人
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距离拍摄大白鲨
“80后”干部逐渐展露头角 他们有何“秘籍”?
闲不住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彪采访手记
NBA全明星周末今日看点:三分赛情怀与噱头并存
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三个重大意义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 即将更换燃料棒
洞察号传来最新火星环境测量数据,火星能否移民即将揭晓
西甲:皇马主场1:2赫罗纳遭逆转 拉莫斯染红
小县城的农民工招聘会为何引来沿海企业?
陕西西安雁塔区官网现“奇葩回复” 这三人被处理
亚洲杯受重用 中国哨进FIFA梯队
华为高管亮相达沃斯 承诺允许外国官员参观实验室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想找警察帮忙"捉奸" 结果摊上事
铁总:春运第三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
台大医院继任院长人选迟迟未定 台大发声明回应
“港独”分子致信特朗普提奇葩要求 他能办到吗?
海南首例供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启程赴广东捐献
回看2018年娱乐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身败名裂
洪秀柱讲“马与驴的故事”,到底有何深意?
美众院再通过支持台湾返世卫提案 台网友:又来要钱
全媒风向 | YouTube更新应用程序中切换视频的方式
以色列空袭加沙多处哈马斯目标,报复之前针对以军的枪击事件
中式台球成“全球最大台球联赛” 扎根非洲坚持走国际化路线
关正文获年度综艺风向人物 《一本好书》用深沉方式与大众沟通
官方发布!安徽这些高速路今年开建
沪公布11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最高罚金10万元
日媒称美雷达难追踪中俄高超音速武器 想用卫星监视
美国还开门吗?参院将对两提案进行关键投票
英雄九天归故乡 中国航天着陆场系统建设成就斐然
美国将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中方回应
北京世园会 我们准备好了
林清玄:在俗世的生活中,书写着出世的超越丨凤凰网评论
起底口红机 成都销售商称“90%都是假货”
财政部:前7月全国财政收入超12万亿 同比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