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邵阳***

[发展大计] 邵阳名人介绍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壮(1916-1992)
    谭壮同志是中国民主革命家谭人凤的谪孙。中国**优秀党员,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
    谭壮同志1916年7月23日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1934年9月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1938年12月离开学校投奔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并于1939年5月到达延安。1941年1月加入中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谭壮同志一直在延安从事医疗和医学教学工作,历任八路军军医院外科医生,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同时兼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员。抗战胜利后,他随陈赓同志奉党中央命令前往临汾、太原等地参与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第四纵队卫生部部长,中原军区开封中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开封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纵队卫生部部长和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协和医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10月他调北京市工作,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文革”中遭受迫害,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70年恢复工作后,历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卫生组副组长、中共北京市委卫生体育部副部长。1983年3月当选为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12月当选为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11月光荣离休。
    谭壮同志曾担任过北京市第五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长、名誉会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理事,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市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总编、名誉总编,中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 收起 理由
刘*** + 1 辛苦了,作为隆回人感到骄傲!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3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共四大上,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兼组织
部主任、彭述之为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为工农部主任、蔡和森
和瞿秋白为宣传部委员的5人中央局。
在这5人中,最不为人熟知的要数第二号人物彭述之了。

在隆回县北部的羊古坳乡转角丘村大石铺,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山上有块大石头,气势磅礴,似泰山压顶,又似鹰击长空,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石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震耳欲聋,顿时倾盆大雨,而石头周围滴雨未下。在这块神奇的石头下面的村子里,居住着上千户彭姓人家。以种田为生、一生正直的彭汉猷及其夫人田氏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他们有四子三女,其中长子彭述之、三子彭道之是中国**的早期党员。彭述之,名秀璠,字薰南,曾化名张次南、彭南冠、彭湘、邵北,出生于1894年10月14日,1983年11月28日在美国病故,终年89岁,他是鲜为人知的中共四大的第二号领导人物,中央宣传部主任。
一、少年立志救国
彭述之从小聪明好学,写得一手好字,有次私塾老师命题作文,题目是“我”。他写道:“我号彭述之,秀璠是我的名,薰南是我的字,我是汉猷公的长子,清光绪二十年十月十四日出生了我。我在私塾读书,老师喜欢我刻苦攻读,琴棋书画,我可算也懂。……我要为家乡争光,为祖国做贡献,唤起受苦的民众,同我一道,共同奋斗,推翻旧社会。我的志愿会实现,我的志愿一定会实现。”后来,彭述之进入宝庆中学学习,在中学学习期间,他积极组织学生会,开展反对袁世凯、反对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爱国学生运动。
二、寻求救国真理
中学毕业后,彭述之被秀才陈韶华举荐到“五十四庙”(今高州中学)教书,深受教友和学生的敬佩。清末民初,社会秩序动荡,彭述之自恨有志无处展,决定弃教离家,寻求救国真理。临行前,200多名师生募捐银元资助他,彭氏养贤学校也有资助,共捐银元1000多块,作为他赴长沙的盘缠。后来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在考卷中他写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壮志者,当唤起受苦的民众,一掷千金棒,推翻旧统治制度,改造旧中国。”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1920年秋,他先后在长沙、上海等地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三、成为党的第二号领导人物
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受派前往莫斯科,先后在红军大学和东方大学学习。在苏期间,他担任中共莫斯科支部书记,参加过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工人大会,还以苏联**员资格参加莫斯科的市民代表大会。1924年,他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和李大钊一同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同年8月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并担任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
1925年1月,中共中央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他当选为宣传部主任兼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主编,坐上了党的第二号领导位置。当时,党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思想发动和马列主义宣传,所以在中央局5名成员中,竟有以他为首的3位同志是做宣传工作的。由此可见他的位置和责任之重。
四、积极开展地下工作
彭述之曾于1922年介绍刘少奇同志入党,并委任刘少奇在上海大学任教,从事地下工作。1924年至1925年,隆回地下**员罗卓云在家乡兴隆(今司门前镇)创办隆中书社,组织进步青年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彭述之闻讯后,托人带回《新青年》、《向导》、《**宣言》等进步书刊。1926年介绍在家乡教书的赵显照加入了中国**。
彭述之先后几次回宝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曾与胞弟彭道之会晤,共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几次都未回家。
1925年,彭述之在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工作,当时杨开慧同志被国民党杀害,她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上海的照料工作全由彭述之负责安排。后通过彭述之等人多方联络,辗转美国,送到苏联抚养。
五、与陈独秀一起进行分裂党的活动
在中共党史上,彭述之和陈独秀经历了由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的过程。1921年,彭述之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前就与陈独秀相识相知,
四年后,彭述之学成毕业,留在母校任教。不久,他即回国参加党的四大,从此,先与陈独秀一起反对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提出**独立领导工农大众的方针。大革命后期,他又坚决执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在陈独秀的指使下,拒不在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刊登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他参与领导上海暴动,后失败。八七会议后,同陈独秀组成反对派组织“无产者社”,编发《无产者》杂志,公开发表《左翼反对派宣言》,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28年4月,彭述之因坚持右倾错误,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次年11月15日,他和陈独秀同时被党中央开除党籍。他和陈独秀公开宣布“毫不隐讳地站在托洛茨基所领导的国际反对派”,从此,他成为了“托派”分子,同陈独秀、刘仁静及其他“托派”分子一起,组成“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在上海设立中央机关,出版刊物《火花》。1929年12月15日,他与陈独秀、刘仁静等81人,发表了《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公布了托陈取消派的纲领,宣称“共产国际和中共在斯大林领导下不革命了,中国革命要由‘无产者社’来承担。”1931年5月1日至3日,在托洛茨基的建议下,彭述之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提篮桥、舟山路附近的一个秘密点,召开托派“统一大会”,尽力将中国的四个托洛茨基小组“我们的话社”、“无产者社”、“十月社”、“战斗社”统一起来,组成“中国共产主义同盟”。他接受“托派”出版社的委托,主编学术杂志《动力》(后改名为《读书杂志》)。在托派“统一大会”上,陈独秀等5人当选为托派中央委员,彭述之等2人当选为候补委员。
六、痛斥国民党政府
1932年10月15日, 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因发表抨击日本侵华及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宣言和传单,被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以违犯《国民紧急治安法》名义逮捕入狱。10月30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他们两个人受审的消息及合影照片。有趣的是,报纸把他俩的名字和照片搞颠倒了,以致后来不少报刊和史料以讹传讹,张冠李戴。在接受国民党审讯的法庭上,法官问彭述之:“《火花》及《校内生活》是你编的吗?”他一点也不掩饰地说:“都是我做的。”法官问他:“你反对国民政府吗?”他毫不含糊地说:“当然反对,不然我也不会到这里来。”法官问他为什么要反对政府,他一口气说出了三点理由:
“一是政府不抵抗外敌入侵,二是政府无能阻止军阀混战,三是政府使人民不得自由。”

七、矢志不改移,狱中见胞弟
彭述之的二弟彭道之,名秀璋,字寿南,比述之小10岁,生于1904年11月21日,在思想上从小受到长兄的影响,在长沙读书时加入了中国**,毕业后在宝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12月回家探亲,以裁缝身份作掩护。1930年农历正月初六,蔡泽颖借口天气晴朗邀请道之外出散步开心,当行至匡家铺的匡家坳时,被国民党设在这里的团防局局长王正南抓获,连夜送往宝庆,向主子请功领饷。而蔡泽颖于当晚回家,实际上蔡已叛变了党。彭道之后被送到南京监狱。
彭述之在上海被捕后,也被送到南京监狱,蒋介石亲自提审,要他归顺国民党,封官许愿。彭述之严词厉语回复蒋介石。在监狱里,彭述之见到了胞弟彭道之。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出释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
1937年,陈独秀、彭述之、彭道之出狱,一个月后彭道之发牢瘟病故。
八、 与陈独秀分道扬镳
陈独秀、彭述之出狱后,围绕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主义等问题,两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裂痕和分歧,以后由分歧转为完全对立,最终分道扬镳。陈独秀退出托派组织。1938年9月,“第四国际”成立时,彭述之担任中国支部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全国大会上,彭述之通过决议公开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1942年陈独秀病逝,其他托派成员撰文悼念,唯独脾气倔强的彭述之没有谅解陈独秀,还在油印刊物《斗争》上发表文章,指斥陈独秀“晚节不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彭述之去香港等地,秘密进行托洛茨基的派别活动,并担任“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新的理论杂志《求真》的主编,同时与爱人陈碧兰合作发行《青年和妇女》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将“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改为“中国革命**”,并将该党政治局迁至香港。
九、痴心组织“托派”,海外度余生
1949年,彭述之曾主持讨论中国**胜利成功的原因和教训,公开发表了《告中国**书》。由于港英当局的逼迫,他先后流亡越南和欧洲。1951年,他参加“第四国际”第三次大会,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及书记处成员。不久,彭述之因与“第四国际”总书记巴布罗兰的多数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发生对立,即与“第四国际”公开分裂,成为少数派的领袖。他致力于把分裂的托洛茨基分子重新组织起来,企图创造托洛茨基运动的再统一。为此,1968年他流亡到日本,1973年移居美国。
1983年11月28日,彭述之因患心脏病在美国去世,安葬于法国巴黎,终年89岁。
彭述之眷恋家乡,弥留之际,嘱咐女儿程映湘(又名彭小霞):“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望云山脚下,那里又是爱国思想家魏源的故乡。你们一定要回去看一看。”时过两年,1985年11月8日,任法国国家政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时年56岁的程映湘女士,偕丈夫高达乐(法国人)回到隆回寻根问祖、探访乡亲,了却了先父的遗愿。

评分

参与人数 2鲜花 +2 收起 理由
weic*** + 1 很近,可一点都不熟悉,惭愧。辛苦了
刘*** + 1 辛苦了,作为隆回人感到骄傲!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3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志军  男,1928年10月生,湖南隆回羊古坳转角丘人。经历了由兵到师转变。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现任职于太极鸿达信息公司。主要业绩:1948年春参军,历任华北军大学员、坦克驾驶员、车长、付排长,坦克技术学校主任教员、厂长,某坦克总体设计组长,装甲兵技术学院教研室付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付处长、处长等职。从1949年10月1日开国典礼三次驾驶指挥坦克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检阅。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击毁美军中型坦克一辆及其全车乘员,保证车在人在阵地在。多次协同步兵完成超越射击战斗任务。在37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不懂技术到工程师,从战士到师的工作岗位。立功、受奖、当模范,荣获军功章、金质胜利功勋荣誉章。离休后,发挥余热,选报逻大成人写作专业及法律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提前两年完成两大专开设的全部课程,被中国两用人才大学所聘用。10年中的主要业绩是:为全国6万多名学员服务,参与组织编写、出版、印刷、发行各类教材149.3万份,判法律试卷8000多份,在多种书报刊上发表文章13篇;运用法律知识,为受害者鸣不平,据理为打工农民向资方诉回赔偿费6.78万元;将10年成人教育微薄工资的1/3即,2.66万元捐献小学建设,支助7名农村贫困青年进大、中专学习。其中成人自学高考1名,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2名,湖南师范学院1名,电脑学校1名。现毕业的6名青年,已学习成才,2名自主开店,4名任外资厂生产班组织长业务员,我在离休之年能帮助他们走过困境,健康成长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分忧,为他们的家庭由贫困走向温饱和富裕而高兴,圆了我离休前想做而做不到的心愿,深感安慰。村委会村党支部赠我:“乐善施教”锦旗,县进行表彰报导。一个清廉的人在任何风浪面前都能像大山一样不动声色。

评分

参与人数 2鲜花 +3 收起 理由
ya*** + 2 哇!敬礼!
刘*** + 1 辛苦了,作为隆回人感到骄傲!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自强不息的彭老致敬.
发表于 2009-5-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竟然不知道。
发表于 2009-5-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4_102:}敬礼~!~
发表于 2009-5-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吉六
  袁吉六,字仕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农在历闰四月初十(1868年5月31日)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宗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民国2年(1913)春,袁吉六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国文教员。4年,一师学生掀起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张为此大怒,决定开除学生毛泽东等17人。袁等在张干面前据理力争,说:“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张干被迫收回成命。
  袁吉六在一师授教时,康(有为)、梁(启超)文体风靡一时,学生作文,竞相仿效。他对学生毛泽东说:“作文之道,首应务本,完全摹仿康、梁,实非所宜”。又说:“文章妙来无过熟,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泽东接受教诲,崐改弦易张,独出一格,袁赞赏毛有孔融之笔。后来,常对毛进行个别指导,为他详崐细讲解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埃德加·斯诺谈及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并说:“予之得窥古文涯者,袁胡子之教为多。”
  民国5年,谭延任湖南省长时,要袁任省府机要秘书。他以年迈力衰、难负重任而拒绝,继续从事教育。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师大)、湖南第一师范、省立一中、明德中学、长郡中学。民国16年与胡元炎一起参加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师,直至民国19年退休。
  袁在教学之余,竭力著书立说,撰有《文字源流》、《文学史》、《书法必览》、《分类文法要略》、《国文讲义》等。退休回乡后专心致志著作《说文初义草》。终因积劳成疾,未竟而亡,今存部分遗稿。
  民国21年农历四月初二(1932年5月7日),袁病逝,终年64岁,葬于巴油袁家凼蛇形山。
  毛泽东主席对吉六非常敬重。1950年,当袁的老同事王季范写信告知他的遗孀生活困难时,毛主席即去信湖南省主席王首道:“请省府酌予接济”。使袁夫人得以安度晚年。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袁墓碑题字:“袁吉六先生之墓毛泽东书”。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为袁重修了坟墓。
  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席间追忆袁师时,章、郭说“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1980年,袁的大儿子袁愈栖组成五字对联“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刻于墓旁石柱上,以志纪念。
发表于 2009-5-1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耀湘
  (1906~1968)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将领,爱国民主人士[1]。汉族。别号建楚。湖南邵阳北乡酿溪镇(今新邵县县城)人。1921年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求学。1925年到湖南陆军第3师叶开鑫部第3旅教导总队当学兵。1926年7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1928年毕业。1930年以上士军衔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1936年毕业回国,在南京桂永清教导总队骑兵连任少校连长。1937年升该队旅部中校主任参谋并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赴武汉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1938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机械化师(番号200师),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入缅印远征军第5军第22师师长,赴缅甸作战。1942年8月初到达印度的迪不鲁加尔,编入中国驻印军。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编为新1军、新6军两个军,廖耀湘任新6军军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新6军空运到上海待命。1946年1月,调往东北内战战场,在秦皇岛登陆。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俘。1961年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卒于1968年12月2日。
[编辑本段]生平
  蔡锷将军的同乡,毕业于黄埔六期,1930年以上士资格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9兵团司令。国民党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介石给了廖两个军,可见蒋对廖的器重。
  回国后,任教导总队骑兵少校连长,1937年任第2旅中校参谋主任,经历南京保卫战。该战失利后,他遇到南京仙鹤门村村民和广舒,自称是南京“湖南饭店”老板“徐贵生”。和广舒将他带至栖霞寺难民所,并供其饭食;半个月后,又将他带至江北和家的避难处;约一个半月后,由和广舒的女婿、儿子先后送至六合、蒋坝,找到中国驻军。此时和家方知他叫廖耀湘。廖耀湘因此躲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曾派人找到和广舒,深表感谢,并重游栖霞寺,题写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至今还留在栖霞寺)。 (参阅《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1938年廖任200师参谋长,参加兰封会战,桂南会战,1941年任新22师副师长,后任师长,入缅甸作战,失败入印度,接受美军训练和装备。1943年10月参加缅甸反击战,战功显赫。1944年升任新6军军长。
  缅甸北部是热带树林,经常有野人出没,而被称为野人山。野人山全为原始密林之高山,极为险恶,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亦无法使用,日军精锐18师团55联队以小部队构筑据点逐山防阻,在野人山中到处可以见到第5军病困而死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而坐,这里躺着中国远征军近10万具遗骸。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新1军击败了日军精锐18师团,自己的损失也非常大,所有的连级干部基本上换了一遍,可见战斗之残酷。
  新1军38师师长孙立人因为不是黄埔系出身,后来的际遇不如廖好,之后在台湾因间谍策反,被蒋介石软禁了几十年。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将新6军空运回国,参加内战。在离开之前,廖对那些留下来看管坟墓的伤兵们说:等着吧,我会回来接你们的。那种气魄,如同麦帅离开东南亚时的豪言壮语“吾将返回”。
  山上的野花开了一遍又一遍,满山的树叶落了一层又一层。廖却一去不返。旧坟堆旁又添了一堆新冢。
[编辑本段]四平保卫战
  据军史学家考证:“四平保卫战,林彪与杜聿明棋逢对手。双方伤亡都很大。5月15日,廖耀湘的新6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除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冲锋外,65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客观地讲,国军65团一个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今日第40集团军的前身,当时三纵司令时为程世才)。小小的威远堡战斗在东北早期国共较量中意义非同小可。65团一个团可以打垮3纵主力,新6军又有什么样的对手好怕呢?威远堡丢失,四平之战必败。为此,林彪没有等待延安的命令,开始部署撤退。大凡在战斗遭受重大损失且在失利得情况下,指挥战略性撤退是十分危险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雪上加霜的是,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实力大损,便放心大胆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辽沈一战廖被俘后并不服气,拒绝和韩先楚握手,并说要林彪来,从新再干一仗。廖看来并不知道,他是败在间谍手里。
  据余茂春指出:抗战期间代表中共坐镇重庆的周恩来指挥着5千名情报员;康生主持的社会部以及潘汉年、阎宝航、陈翰笙、熊向晖等都为中共的情报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阎宝航潜伏国民党的军委会,官拜中将,利用身份窃取了大量戴笠的最高机密电报,经由延安转交莫斯科;而国民党军统最重要的部门“电讯总台”,竟潜伏了7名**间谍,接受驻重庆的叶剑英指挥。
  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兼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当年在国民党心脏里,为了保护自己,向上峰检举国防部少将作战处长刘斐有共谍嫌疑,没有想到给他狗咬耗子碰上了,原来他们属于不同部门领导。国民党焉能不败。
  杜聿明曾经亲自向蒋介石检举郭是共谍:“我已经是廉洁的官员,他居然比我还廉洁,家中沙发都打补丁。”蒋介石这昏君还不以为然。
  令人回味的是,“1974年9月,韩先楚就向林彪写表态信并就怀疑张春桥一事检讨,但在他的心中,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春桥甚至不如国民党的战俘廖耀湘:“无论我军吃了新6军多少苦头,又怎样恨死了这个冤家对头,他都不能不对这支精锐之师和它的指挥官,怀有几分敬意。更何况这位新6军的老军长还是抗战名将,曾在八年抗战中出生入死,为中华民族立过战功。可这“鳝鱼眼”算个甚么东西?”
  廖初被囚于锦州监狱,同杜聿明,溥仪关在一起,一直到1961年大赦,被送一个政协委员头衔,同那些当年潜伏于身旁的间谍同事,廖对过去还是耿耿于怀,怒目相向,说是看不起那些专门偷鸡摸狗之人。
  廖于文革初期在批斗会上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仅62岁。廖没有牺牲在战场,没有死于日本人之手,却是死在革命造反派手里,一代抗日名将的后半生就这样毁了,令人不胜唏嘘。
  廖夫人为黄兴的堂侄女,1949年前夕来美国,有一子任工程师,现在可能退休回台湾了。那一次分离跟生离死别也差不多,他们一家人从此没有再见过面,命运真的是作弄人呀。
  据黄兴次子黄一中回忆,廖上战场前夕,带了司机,副官坐吉普车来苏州,接他去上海团聚,家人想去却没有座位。比起现在高级军官出巡前呼后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编辑本段]抗日英豪传:廖耀湘将军
  廖耀湘将军是中国抗日名将,1939年11月18日,著名的昆仑关大战开始,廖耀湘所在的新22师在师长邱清泉将军率领下,经激战于11月31日在友军配合下率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守卫昆仑关的日军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被击毙,整个战役中日军共被击毙4000多人,国军大获全胜。战后,因战功卓著,邱清泉由师长升任第5军副军长, 廖耀湘由副师长升任新22师师长。
  1942年3月,廖耀湘将军率新22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的一部赴缅甸与日军作战,在斯瓦战役中重创日军第55师团。不料当时全盘战局,突然与远征军不利,英方有放弃缅甸的计划,盟军决定全部退出缅甸。新22师在归国之路被日军切断的情况下,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印度。1943年3月,在印度比尔哈省的蓝迦,廖耀湘将军的新22师与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组成了中国驻印军新1军,郑洞国将军任军长,总指挥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
  当时滇缅路已经被日军封锁了一年,中国急需要打出一条国际的交通路线来,以取得盟国物质援助和加强抗战力量,统帅部决定现行反攻缅甸,修筑一条由一度直达昆明的中印公路(后称史迪威公路),以达得当时的迫切需要。于是新1军开始了缅北反攻。 新1军在1943年的初冬季节打通了野人山,继而血战大龙河,歼灭胡康河谷的日军,攻克于邦,破天险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袭西通,攻取加迈,扫荡库芒山,攻克孟拱, 新1军一路斩关夺隘,节节胜利,日军主力闻风丧胆。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战、密支那攻防战胜利结束后,新1军分成两个军,廖耀湘荣升新6军军长,下辖李涛新22师及龙天武新14师;孙立人荣升新1军军长,下辖李鸿新38师、潘裕昆新50师及唐守治新30师。新1军及新6军为缅北反攻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共歼灭日军十几万人。
  1945年4月,在国军抗战中最著名的雪峰山大战中,为保证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委员长特命令陈纳德将军的第14航空队将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6军三万多人空运到芷江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 保证了芷江会战的胜利。
  芷江会战胜利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不久,这段评论就被言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迈将军说:日本现在很嚣张,他并不认为他们失败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队应该有一种威慑力量。现在中国部队有威慑力量是新1军和新6军,新1军还没有回国,新6军就在芷江,就在空军基地。到南京几个钟头航程就行了,应该让新6军去。
  1945年8月21日,以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为首的日军代表飞临新6军当时的所在地湖南芷江向蒋介石国民政府乞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几天后,廖耀湘将军率新6军奔赴南京,接受日军正式的对中国战区的投降, 让日军投降的心服口服。
  新六军
  新6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身)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42年在5军的建制内参加了印缅远征,西渡怒江,第一次远征中主要战斗为接应200师自同古撤退,打完后也还有7000多人,实力仍存,可惜远征军撤退时军长杜聿明却不听廖耀湘建议,尝试突破日军阻击,非要往野人山炼狱里钻,这一昏招的直接后果就是新22师兵员从进山时的7000直线下降到了到达印度时的不足3000,牺牲超过半数。(树林里,草丛中,一支支锈蚀的枪支,一堆堆散乱的白骨,无言地诉说着情况之惨烈,上万名官兵的骸骨永远留在了异域他乡。远征军在正式作战中未损失团长以上将领,而在撤退中竟损失四员之多。)反倒帮了日军大忙。(其实当时远征军的当面日军只有56师团,还因为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实在没有多大把握能把整个远征军都拦住,远征军的不战自乱让师团长渡边高兴得半死。)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战的过硬本领,自此掀开了新22师——新6军最辉煌的一页。1943年10月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师长孙立人)互相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胡康河谷,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灭敌人20000多,一雪2年前野人山兵败的耻辱(史迪威语,其中新22师单在卡盟一役就毙伤日军不下5000,间布山山区3000多,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介石的嘉奖电只有三个字:中国虎!)。随着第14师(龙天武)和第50师(潘裕昆)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驻印军扩为两个军,原属土木系54军的第14师、第50师加上新22师组成了著名的新六军。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45年5月运抵芷江,并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负责警戒。随着国府南京光复,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的部队,早于74军。(极高的荣誉!)
  1946年2月新6军遵令远赴东北,急先锋还是新22。新22师“虎师”之名决非浪得虚名,以师单位计,无疑是东北国军,或者说是全国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新22师三个团个个凶猛异常,1、李定一65团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2、罗英66团5个连沙岭防守完胜4纵。3,64团沙后所大败东野王牌2纵4师。(新6军在东北战场的战斗以往材料介绍都不多,很多****,在此多介绍一些。)
  举几个战例:46年2月初闯关东的新22师相继占领盘山、台安、辽中,在辽河以北地区形成一条线式防御阵地。其66团和师属教导营总共就3千人(一说66团守沙岭只有5个连,加团直属部队,1500——1800之间。)推进至辽河南的沙岭村,成为突出孤立部分。2月16日辽南军区总共集中8个团(10倍以上绝对优势)。以人海战术猛打猛冲,如羊顶架般以月夜攻势连顶一昼三夜。该敌利用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火炮的绝对优势构筑防御工事。构筑完毕即龟缩一团,固守待援。至18日夜仍未啃下这块硬骨头。次日晨敌援兵至,不得不下令撤退。民主联军伤亡2100余人,新22师624人,伤亡比3:1。这仗是新6军在东北的成名作。(4纵承认;“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败仗,千真万确的一场耻辱。”)
  47年12月沙后所战斗新22师先和2纵4师开打,4师1个营刚占领了新22师1个团团部就遭到反冲锋,国军用机枪和迫击炮猛打,这个营基本报销了,新22师2个团凭借工事顽强抵抗,我军与之反复搏杀至天明。2纵4师原来战斗设想是全歼守军,结果非但没有完成战斗任务,伤亡惨重退出村,骨干基本打光,仅营以上军官就被打死6人。虽然2纵公开史料不提,4师军内总结完全承认,说;“主要教训;指挥员轻敌麻痹,对敌情掌握不准,未具体贯彻林总的战术思想,造成严重的战斗失利。”(注意,严重失利。另外东野阵亡2纵4师10团副团长王国华,4师损失942人。新22师64团损失801人,64团打败4师后,从容撤退。新22师出动了两个团,林总本来命令2和7纵围歼该师,但是由于协调等问题,只有2纵4和5师参战。在47年底还准备调两个军对付新22两个团,足以说明新22的地位、威胁。)
  据新6副军长回忆(唯一从辽西会战逃出的新6军高级军官):新6军入东北近3年败仗极少(包括消耗仗,败仗主要集中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而新22作为该军主力骨干及第9兵团的精华保持常胜记录,与宣传有很大不同)。一开始攻占鞍山、本溪、辽阳到2次四平战斗(第一次新6军迂回包抄四平守军后路,迫使我军撤退;第二次新6军169师血战八棵树,死扛几天,保证了其他部队及时增援)、安东战役(全面内战初期在东北战场上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新6军与52军作为参战,此役是东北民主联军的重大挫折之一,伤亡6万多。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国内各种资料对此役描述皆只强调新开岭一役,而其余均言语不详,理由很简单,其他都是败仗。南满军区屡战屡败,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林非常不满,派陈云和肖劲光主持南满工作,取代肖华,才有了决定东北生死存亡的三下四保。),最终打到伪满洲国首府长春,使东北国军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当时东北的女学生都以嫁给新1、新6的军官为荣。东北都流传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顺口溜)直到辽沈战役在辽西新3军龙天武得空军通知东野6纵逼近,但他疏忽未将紧急情报及时上报兵团部,导致警戒的新22师先被6纵突袭击溃,东野“旋风部队”第3纵队楔入砸碎兵团部,打烂了新1、3、6军3个军部(纯是巧合,当时攻击的3纵第7师21团3营还以为是个团部,直到打进去看到文件才知道是兵团部。韩先楚后来也回忆到,要是知道是廖的兵团部,怎么也得派一个团去打。运气也不在国军这边,冥冥之中,似有天意?)。而打到最后掩护廖耀湘突围的还是新22师。林总在辽西会战对新22师还是很有戒备的,可惜周围境况变了,兵败如山倒的危亡战局下,素来战无不克的新22师也独木难撑,回天无力。
  自1943年在蓝拇伽营地接受了全面、严格的美式军事训练之后,新22师——新6军具备了很强的丛林作战技巧,成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王牌主力:基本的枪械*作、拆卸,丛林生存技巧,士兵在训练中把丛林里所有能爬动的东西——蜘蛛、蝙蝠、蚂蚁、蟋蟀、蝴蝶、螳螂蚯蚓……全吃了一遍,学习辨别防方位的方法就有十多种,等等,数不胜数,美国的黄油奶酪也将国内长期营养不良的士兵喂的身强力壮,不象在国内补给困难,条件艰苦,营养不良。同时,在印度,伙食是美军的标准,不限数量,随便吃;训练时弹药随便打,很多士兵惊呼:国内当兵3年,打的子弹没在印度机枪射击训练时一天多;军官不打骂士兵,不克扣军饷;医疗等各设施齐全。只有一点:各项训练逐一考核,有一项通不过,屁股上盖个章就淘汰回国!(由于素质要求高,所以国军补充了大量的青年学生去印训练,他们的素质绝非国内普通的农民可比,在三年多的印缅战场的训练和作战中,可以说以是深得美军的真传)这是远征军战斗力飞速提高的一个阶段,毕竟装备可以拿到手,但正规严格先进的美式训练美械军里也不多,这也是驻印军名列五大主力的重要原因、资本。在这里要特别提一提驻印军的装备,那是当时中国火力最猛烈、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得到的美援最多,而且由于原定空运缅甸的8师因故取消,所以出现了两个师分三个师的装备等“过剩”情况,新6军新22师因此拥有两个师属炮兵营(一般美械师只有一个)。所以重炮轰击也是其战术的重要内容,去东北后针对东北民主联军的特点,战术也有了新变化,例如威远堡门进攻战65团攻3纵山头阵地(廖耀湘根据新1军在四平的情况,限令攻击部队在炮火停止后5——10分钟内一定要冲入守军阵地,不给其喘息机会,若太慢进攻就失去炮火压制的意义,实质就是用炮火优势抵消冲锋部队冲击的最危险路程,可有效减少伤亡。看来廖也是个不错的战术家)由于战术得当,一个个山头阵地基本是一次拿下,没费什么事。不过人无完人,在长春警备期间似乎部队的军纪不太好,最后由新1军接替新6回沈阳,美中不足。
  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组成二战以来实力最坚强装备最优良的中国新式陆军,在另外一片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除应证史迪威将军所坚持的信念:“只要接受适当的训练与装备,将会与世界一流的军队一样。”也破除了部份外国军人视中国的军队是不会作战的军队之迷思!同时也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他们的英勇奋战使这段历史值得每个国人自豪,正如史迪威在缅北反攻结束后发给廖耀湘的贺电:“这是你的光荣,是新22师的光荣,是中国驻印军的光荣,是全体盟军的光荣,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总的来说,新6与18的战绩都是半斤八两,但考虑到关内关外国军部队的装备有差距,以及18军在金门战役中的关键作用(蒋介石在看完战报之后据说泪流满面,连说“有了这一战,台湾就安全了……”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18军的胜利无疑是雪中送炭,也直接影响了我军攻台的作战计划的拖延,本来我军在50年曾准备用50万大军实施攻台作战。而随后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条件已不允许,再没有机会了,胡琏和他的18军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虽然东北战场也非常重要(双方都是一流高手,差距都是毫厘之间),可毕竟那一战保全了“党国”影响巨大、深远。排第三。
发表于 2009-5-1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喆(1906-1979)湖南省邵阳县人。
    一九二六年任乡农民协会主席。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八大队班长,五大队司务长、排长,第三师特务连连长,红三军团特务团营长,第一师三团团长、师参谋长,瑞金保卫局总队部总队长,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红二十六军第七十八师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大青山支队参谋长,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绥察行政公署主任,塞北军分区司令员,绥蒙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总高级步拴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发表于 2009-5-1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贺绿汀
  贺绿汀,hè lǜ tīng,(1903-1999) 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1队,后在重庆育才学校任教。皖南事变后,参加新四军,在军部和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从事音乐创作和教学工作。1943年赴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1945年后在华北大学任教。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文工团团长。1949年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全国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贺绿汀,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户贫困农家。二十岁时,他走进长沙 (新闻) 岳云艺术专修学校,攻读绘画与音乐,两年后留校任音乐教员。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三年后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这年,他进入电影界,先后为电影《船家女》、《都市风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和话剧《复活》、《武则天》等二十多部影剧配乐,创作了《摇船歌》、《背纤歌》、《春天里》、《怨别离》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抗战期间,他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并创作了不朽歌曲《游击队歌》,以及《全面抗战》、《弟兄们拉起手来》、《上战场》、《保家乡》等鼓舞人们斗志的抗战歌曲。1943年,贺绿汀到达延安,在鲁艺教书。《前进,人民的解放军》、《新中国的青年》、《新民主进行曲》等,是他解放战争期间创作的歌曲,风靡一时。
  解放后,贺绿汀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上。他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 (新闻) 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并且写下《我对戏曲音乐改革的意见》、《论音乐的创作》、《民族音乐问题》等文章,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贺绿汀与《牧童短笛》
  当贺绿汀考入国立音专时,他还是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穷学生。当时他住在一家缝纫店的主楼,夏天热得要命,但是贺绿汀没有被这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虽然贺绿汀随时有辍学的危险,甚至这样差条件的房子,也都会有交不出房租的可能,就在这危难之际,有一天,他在学校的栏刊上看到了一则“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是俄国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举办的。如果谁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而且作品的姓名必须严密封锁,任何人都不能“走后门”。得到这一消息后,贺绿汀非常兴奋。从此,他整天就泡在那间酷热小屋里开始了他的创作,夜以继日的创作,使他忘了一切苦楚。有的朋友问他“你这样认真地投入这次比赛,难道那幸福之光环真的能射到你身上?”贺绿汀非常自信的说:“我欣赏这次比赛的规则,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有获奖的机会,因此,我必须认真地对待这次比赛”。由于天气太热,他又住在楼的顶层,白天无法工作,只好利用夜间及黎明前的那一段时间进行创作。同时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获奖,他一连写了三首钢琴曲(即《牧童短笛》 《摇篮曲》和《往日思》),作品写好后他非常郑重的寄了出去,然后就期待着这次比赛的结果。幸福的光环真的来了,连贺绿汀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的三首作品中,竟然有二部获奖,即《牧童短笛》和《摇篮曲》。 其中《牧童短笛》荣获这次比赛的一等奖,也是我国第一首飞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从此,贺绿汀便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音乐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的乐坛上,而这首钢琴曲《牧童短笛》吹遍了全球。
  《牧童短笛》分三段, 第一段的主题轻快活泼,像牧童天真的笛声,回响在翠绿的田野上;第二段用民间的舞曲处理,与牧童的笛声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仿佛听见了放牛娃们欢乐的笑声;第三段是笛声的 "再现",与第一段形成呼应。这种典型的欧洲的曲式结构借鉴,生动自然,毫无雕琢之感。与 "笛声 "相应的另一 声部有机地处理,是欧洲 "复调技法" 在中国作品中最成功的范例。
贺绿汀纪念馆http://www.lifeall.com/mem/64/main.a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大邵网 版权所有 法律:邵阳公益律师 合作QQ:857526 业务:182-05277205
苏ICP备2020069906号-4 技术支持:大邵传媒  Powered by Discuz! X3.4 51LA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揭秘环球影城站 “地景”融入度假区
海外搭建平台光影传播文化
中国4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遭到日方监视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
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抗日救国我辈之责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印度紧急采购狙击步枪配发克什米尔 耗资1.5亿美元
【国际锐评】首见美方代表 两国元首引领经贸“加减法”
德云社怒怼艺人信息泄漏 汤唯等明星曾遭电信诈骗
胡春华:拓展东北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合作深度
同受美国打压,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差别咋就这么大?
我们的节日·元宵|北京大兴首办京南新春文化庙会寻年味
创历史!北汽女排逆转上海挺进决赛
申根签证改革方案进入立法程序在欧盟理事会获批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伊朗抓获13名恐怖嫌疑人
李锁:“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距离拍摄大白鲨
“80后”干部逐渐展露头角 他们有何“秘籍”?
闲不住的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彪采访手记
NBA全明星周末今日看点:三分赛情怀与噱头并存
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三个重大意义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 即将更换燃料棒
洞察号传来最新火星环境测量数据,火星能否移民即将揭晓
西甲:皇马主场1:2赫罗纳遭逆转 拉莫斯染红
小县城的农民工招聘会为何引来沿海企业?
陕西西安雁塔区官网现“奇葩回复” 这三人被处理
亚洲杯受重用 中国哨进FIFA梯队
华为高管亮相达沃斯 承诺允许外国官员参观实验室
男子怀疑妻子出轨想找警察帮忙"捉奸" 结果摊上事
铁总:春运第三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
台大医院继任院长人选迟迟未定 台大发声明回应
“港独”分子致信特朗普提奇葩要求 他能办到吗?
海南首例供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启程赴广东捐献
回看2018年娱乐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身败名裂
洪秀柱讲“马与驴的故事”,到底有何深意?
美众院再通过支持台湾返世卫提案 台网友:又来要钱
全媒风向 | YouTube更新应用程序中切换视频的方式
以色列空袭加沙多处哈马斯目标,报复之前针对以军的枪击事件
中式台球成“全球最大台球联赛” 扎根非洲坚持走国际化路线
关正文获年度综艺风向人物 《一本好书》用深沉方式与大众沟通
官方发布!安徽这些高速路今年开建
沪公布11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最高罚金10万元
日媒称美雷达难追踪中俄高超音速武器 想用卫星监视
美国还开门吗?参院将对两提案进行关键投票
英雄九天归故乡 中国航天着陆场系统建设成就斐然
美国将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中方回应
北京世园会 我们准备好了
林清玄:在俗世的生活中,书写着出世的超越丨凤凰网评论
起底口红机 成都销售商称“90%都是假货”
财政部:前7月全国财政收入超12万亿 同比增10%